2020年新冠疫情使國內的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這也推動快遞行業創下了較高的行業增速,整體行業需求的范圍變動來自上游電商行業的格局變化。拼多多快速起量提供新需求增量;電商高端化等補貼政策推動了更多線下品類的線上轉移;國家在疫情期間給予的公路運輸免費政策疊加疫情影響下全球油價大幅下跌節約了行業成本。縱觀2020年,整體快遞行業需求面可以認為是健康、可持續拓展的。
但是我們反觀盈利層面,預計2020年-2022年整體行業供給情況將處于供過于求的階段。各企業資本開支在2020年大幅增長。個別企業同比投入增速創下歷年新高。產能投入方面出現高端化現象,從湖北鄂州機場、浙江嘉興機場和南通機場的投入可以看出,頭部快遞企業將會在高端服務領域繼續發力進而鞏固壁壘,為長期增長做鋪墊。
伴隨著較高投入,各公司對于份額的競爭促使其在疫情背景下持續調價。在經歷了2019年的快遞價格下調后,2020年二季度各家單票成本又出現持續下跌,這反映出在上游增量穩定的背景下,下游快遞企業對于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但價格的調整終有結束的時候,限制核心產能的快遞終端和快遞企業總部的變動成本將會是最終價格的邊際。
企業對于份額的追逐和逐漸收窄的盈利空間短期內是相向的,但是市場在未來的穩定增速吸引了新進入者。豐網、眾郵、極兔等新玩家今年逐漸組網起量,伴隨著資本的補貼,新進入者可以快速復制現有快遞公司的發展歷程,并且建網放量后,預計會對現有企業的業務增量形成一定壓力,這進一步加快了運單價格趨向行業邊際成本靠攏,進而加快了價格戰結束的步伐。
后市預估快遞企業競爭大概率將集中于上游平臺化的競爭格局中去。快遞作為基礎設施行業,是服務行業優勢社會的成本項,平臺對于快遞行業的整合和投入是對自身運輸物流成本的投入和控制。因此中短期內,我們認為行業企業的出清大概率不會出現,行業的充分競爭能推動處于買方市場下的電商平臺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平臺公司有足夠動力繼續投入快遞企業的競爭,進而穩定自身成本項。但成本的競爭最終應集中于效率的提升,誰能取得相對更優的效率,誰將會贏得最終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