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冬天并不是傳統的旅游旺季。但是,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休閑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貓冬”,而是選擇出游。現在,出游需求慢慢多起來了,但旅游產品供給和相關配套設施卻稍顯不足。
先說旅游產品供給。目前,冬季旅游主要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冰雪游,另一種是避寒游。借助當地氣候特色和自然風光,開發相關旅游產品,本是個好生意。但如果沒有鮮明的特色和主題,很難留住游客。
因此,還要不斷豐富冬季旅游產品形態,在冰雪游、海灘游的基礎上,開發一些光影秀、科技秀等創新型產品,以及民俗、體育、康養、溫泉等產業融合型旅游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再說相關配套。前不久,有網友反映,乘坐火車去某地滑雪,但車上限制隨身攜帶滑雪板,只能額外購買快運服務。這其中有對緩解擁擠的考慮,也有安全的原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相關的配套設施并沒有及時跟上消費需求的變化。
實際上,不僅是滑雪,其他很多運動也有裝備,很多人還喜歡帶寵物出游。如何在考慮運輸安全的同時,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為其提供更多便利化的配套設施,也是相關機構和市場主體應該考慮的問題。
冬季旅游“火”一把不難,但冬季旅游開發者如何跳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圈子,不斷提升游客在當地的體驗感、獲得感,增強旅游目的地的持續吸引力,還需要做很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