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1日訊(記者 曾薔)坐擁全球單體面積最大的大學科技園——清華科技園,管理總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依托于知名學府清華大學設立的啟迪控股,其自2018年以來進行的校企改革因于近期取得突破性進展,備受市場矚目。
2020年11月5日,清華控股與合肥建投簽署正式協議,合肥建投出資222707.44萬元受讓清華控股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啟迪控股14.84%股權。據悉,合肥建投的受讓資金已在11月24日到達清華控股賬戶,北京產權交易所已為啟迪控股開具國有股權掛牌交易成交確認函。今天,啟迪控股及其下屬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公告,各方已于2020年11月29日簽署相關協議,合肥建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蜀山城投通過22.2億元的公開摘牌及22.8億元增資成為啟迪控股并列第一大股東,青島紅景智谷基金通過30億元增資成為并列第二大股東,這標志著啟迪控股歷時近三年的校企改革任務全面勝利完成。
完成校企改革之后的啟迪控股是否會改變戰略發展方向?啟迪控股如何在RCEP簽署的新機遇下深化國際化發展?
“過去兩年多來,啟迪控股一直致力于成為校企改革中的成功典范。”啟迪控股董事長王濟武在近期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啟迪控股將始終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主業,朝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動機”的目標踏實邁進。
朝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動機”目標踏實邁進
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要求推動高校所屬企業清理規范、提質增效,促使高校聚焦教學科研主業。
回顧過去兩年多來,啟迪控股按照“整頓、清理、瘦身、正風”的指示,在上級部門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扎實推進校企改革,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主業,堅決剝離非相關業務,總資產規模減少近500億元。2020年11月,合肥建投出資222707.44萬元受讓清華控股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啟迪控股14.84%股權。至此,啟迪控股校企改革取得了關鍵進展,也是清華校企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
事實上,在改革過程中,先后有多地國資機構對啟迪控股表示出入股意愿。“這是一次強強聯合的聯姻。”王濟武在談及此次引進合肥建投作為新股東時這樣形容。王濟武堅信,合肥市政府被譽為“披著政府外衣的最牛風投”,而作為合肥市政府重要抓手的合肥建投將對啟迪控股的未來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那么隨著合肥建投的入股,啟迪控股的發展戰略是否將發生改變?王濟武表示,啟迪控股仍將堅定地朝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動機”的目標踏實邁進。清華控股作為改革后啟迪控股的并列第一大股東,將繼續全面支持啟迪控股,繼續將啟迪控股作為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同時清華控股黨委也將繼續作為啟迪控股黨委的上級主管黨委,繼續強化黨組織建設,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啟迪控股在多年的科技服務實踐中,以創新為基點,以產業為抓手,提煉出“政府+企業+大學,園區+實業+金融,技術+產業+資本”三個三螺旋多重交織的立體三螺旋模型,從而形成引領性產業集群,以此發展新興產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今年七月一日,啟迪控股創新實踐立體三螺旋理論,集結了旗下企業所擁有的以及通過投資、孵化等方式深度鏈接的新產業新基建項目首批500余項,通過“雙向+雙新”模式與各地聯姻培育新興產業和創新生態。
其中較為典型的案例有,啟迪控股聯合多方組建的啟迪科服集團秉承“用科技服務,為科技服務”理念,以技術為核心,依托孵化服務、創業投資業務,聚合大量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資源,通過并購與培育節能環保、大健康、智慧城市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為區域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落地支持。今年8月,在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以及清華大學、河南省的支持下,啟迪科服集團落地鄭州,將成為河南省打造中原崛起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動機,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原科創輻射平臺,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科技集成平臺。
除河南鄭州外,啟迪控股還積極推動下屬產業集團與地方國資平臺聯姻合作,積極引入包括南昌、西安、廣州、武漢、合肥、蕪湖、嘉興、重慶、成都、眉山、潮州、大同、棗莊等地方國資平臺的股權投資,建立“雙向+雙新”城市合伙人發展平臺,十多家產業集團均已與地方國資平臺簽約落地,簽約引入資本金近300億元,已經到位資本金超過80億元,啟迪控股的戰略和業務已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深度融入到國家科創重點城市的科技創新事業中。
繼續深化建設全球創新網絡
11月15日,中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人民日報海外版于11月24日刊登的題為《RCEP為全球經濟注入正能量》報道指出,RCEP現有15個成員國,其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全世界約30%,這意味著全球約1/3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這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的里程碑。而中國積極支持、參與并加入RCEP,更體現出“把開放之門越開越大”的堅定態度,反映出中國對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未來,隨著RCEP走向實踐,全球經濟將迎來更多復蘇曙光。
在王濟武看來,未來國家戰略的主心、主干軸就是科技創新,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泥潭,中國經濟L型見底,要包括打破中低收入陷阱,必須靠科技創新、產業升級。“RCEP的簽署將為啟迪的國際業務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企業在投資、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服務以及小微企業交流合作等方面贏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隨著創新全球化進程加速發展,新的科技創新范式即“全球協同的集群式創新”正在形成發展,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合理配置創新資源,實現跨區域、跨領域的空前大協作,形成創新成果。鑒于此,啟迪較早就啟動了國際化戰略,建立起輻射全球的創新網絡體系。
“這是科技創新的基礎設施,必須建立起來。研究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我們發現,工業革命之所以率先在該國發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掌握了全球艦隊這個特殊形態的基礎設施,借此在全世界獲取資源、技術和勞動力并進行自由貿易,率先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王濟武說。
經過25年的發展與探索,啟迪控股在科技園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隊伍,成功構建起以超過300個孵化器、科技園、科技城為載體的全球創新網絡,不僅遍及北、上、廣、深、港、澳等國內各主要城市,而且覆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共計80多個城市和地區,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獨一無二的垂直孵化體系,成為中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在2018年9月2日召開的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第35屆世界大會上,啟迪控股常務副總裁陳鴻波全票當選協會副主席并將在兩年后繼任主席,“該組織30多年歷史上,主席要么是美國人,要么由英國等其他國家的人擔任。中國人將繼任主席,這是第一次。”王濟武說。啟迪的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談及未來,王濟武表示,啟迪控股將乘著中國RCEP簽署的“東風”,繼續深化建設全球創新網絡。當被問及未來是否定下了目標,王濟武笑著告訴記者,啟迪控股將會成為一家幸福的企業,成為享譽世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動機,成為清華大學的產業之花。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王濟武深信,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主業下的啟迪控股,其發展空間前所未有的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