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穎 記者 操戈 鄧衛哲)初冬時節,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清晨雖有些微涼,但通什大橋底下的扶貧集市卻十分熱鬧。每周六這里固定舉辦扶貧集市,已有不少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趕過來擺攤賣貨,自家產的青菜、椰子、甘蔗、雞鴨鵝肉等特色農產品應有盡有。
自2019年9月開展以來,五指山市周六固定扶貧集市共銷售681.69萬元扶貧產品,約1.26萬戶次貧困群眾直接獲益。
“市政府無償提供場地,供銷社準備帳篷和攤位,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維持現場秩序、把控質量,各鄉鎮組織貧困群眾參加。”活動牽頭單位五指山市供銷合作聯社主任郭仁歡告訴記者,周六扶貧集市做到了交易市場化、活動常態化、組織低成本。
郭仁歡介紹,在之前的消費扶貧活動中,當地機關干部是消費的主要力量,周六固定扶貧集市推行一年多來,目前公職人員消費額僅占1/5,其余都是市場化消費。扶貧集市組織成本也相對較低,每場僅投入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