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消息透露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進一步收緊,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同時,取消地方補貼也是大概率事件。
無獨有偶,在2016年發布第一次補貼政策退坡20%后,行業內企業走勢就出現分化。2017年以來截至12月21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天齊鋰業(002466,股吧)累計上漲79.84 %,以及贛鋒鋰業(002460,股吧)累計上漲167.24%,而下游行業表現則不佳。在最新的補貼退坡后,這種市場分化或許更加明顯。
銷售數據靚麗(增速換擋) 暗合行業發展規律
在2016年發布的補貼退坡20%的情況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行業銷售數據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截止今年11月,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2 萬輛和 50.4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56.6%和 59.4%。
圖一、新能源汽車歷年銷量與增速
圖表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早期的快速增長,2015年以后逐漸保持相對穩定高速增長。而同期國內乘用車累計產銷分別為2222.2萬輛和220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和1.9%,增速放緩。
圖二、歷年國內汽車累計銷量及同比
從整個汽車行業發展來看,2009-2011年也是經過快速發展期,然后實現增速換擋,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或許正在復盤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
補貼退坡 行業分化加劇
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要求,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從車型區分分化嚴重,新能源客車產量下滑較大。根據節能網數據,1-10 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產量約 37 萬輛,同比增長 51%;1-10 月新能源客車累計產量約為 3.6 萬輛,累計同比下滑約 36%??蛙囶惼髽I表現業績下滑較大,今年股價跌幅較大。今年截止12月21日亞星客車(600213,股吧)、中通客車(000957,股吧)等股價下跌37.36%、32.89%,其中兩個公司的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29.05%、73.18%。
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分化嚴重。產業鏈上游鋰礦企業保持高速增長,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杉杉股份(600884,股吧)等實現業績、股價雙升走勢,中下游企業表現較弱,如大洋電機(002249,股吧)、眾泰汽車等。鋰電池概念股跌幅較大,中能電氣(300062,股吧)股價下跌57.58%、雙林股份(300100,股吧)股價下跌54.26%等。
另外,新能源乘用車總裝企業也有所分化。今年截止12月21日長安汽車(000625,股吧)股價下跌12.68%、營業中總收入增長-4.06%,凈利潤增長-24.28%,上汽集團(600104,股吧)股價上漲42.17%,營業中總收入增長14.38%,凈利潤增長3.67%。據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國興證券報告,今年截止12月21日長安汽車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主要是核心合資品牌長安福特銷量不振,導致整體業績受到影響,而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靚麗,2016年長安自主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38萬輛,同比增長158.58%;2017年前三季度自主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1萬輛,同比增長158.27%;眾泰汽車股價下跌21.69%,營業中總收入增長831.1%,凈利潤增長989.18%,營收和凈利潤增長受到上半年收購永康眾泰100%股權并表所致,1-10 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2.25 萬輛,同比增長14.23%,相對長安來說增速分化。
表1、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股價、業績分化較為明顯
一位基金經理向《紅刊財經》記者表示,2018新能源汽車補貼進一步收緊,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可能取消地方補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不可忽視的,也是深遠的,行業由早期的野蠻生長轉向龍頭擴張,集中度逐漸提高,強者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