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泰君安宏觀研究團隊復盤的“過去百余年戰爭或突發事件爆發時期,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變化”的結果顯示:從70年代后,戰爭或事件因素若引發后續通脹上行風險,聯儲會預防式地加快加息節奏。
國泰君安認為,此次俄烏沖突,美國并不直接參與,對短期金融市場情緒面的沖擊,難以影響美聯儲上半年的緊縮節奏。3月加息50BP的概率有所下降,加息25BP概率上升。
沖突更大的風險在于中長期。若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導致通脹下半年回落幅度不及預期,則聯儲下半年將加快收緊。
戰爭期間的美聯儲操作復盤:
1)一戰后1年內出現明顯滯脹,紐約聯儲隨后大幅提升貼現利率(上調244BP);
2)二戰期間,財政部與聯儲達成協議,將3M國債利率固定為0.375%,10Y以上國債利率控制在2.5%以下;
3)二戰后,聯儲收緊貨幣,但幅度小于一戰后;
4)兩次中東戰爭及朝鮮戰爭期間,聯儲升準、縮表,但1951年聯儲和財政部才達成協議,聯儲才開始具有獨立性,因而該時期聯儲政策操作尚沒有清晰目標和機制;
5)60年代多次戰爭影響不大;
6)70-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期間,聯儲在第二階段加快加息步伐;
7)80年代戰爭期間為聯儲降息周期,戰后在通脹尚不高的情況下進行預防式加息;
8)90年代聯儲同樣進行預防式加息,但海灣、車臣等戰爭促使聯儲加快了加息步伐和幅度;
9)21世紀初戰后短期,聯儲仍處于降息周期內,但2003年后同樣加快加息;
10)2010年后,地緣沖突在加息周期內進一步促發聯儲加快加息節奏。
過去20年以來較為典型的局部戰爭爆發后歐美通脹及貨幣政策變化: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