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的成功一度開啟了互聯網手機市場。但隨著國產手機的激烈競爭,消費升級成為必然。有關專家表示,互聯網手機競爭已經步入下半場,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將進一步從以往推崇出貨量的低端市場競爭轉向以高價值為核心的中高端市場競爭。
互聯網手機的代表小米
告別低價
低廉的價格、可靠的配置曾經是互聯網手機廠商最熱衷的營銷口號,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廠商試圖撕去“低價”標簽,朝中高端市場轉型。
在智能手機成為主流之后,國產手機在一兩千元價位上形成激烈搏殺,小米用MIUI聚粉再以低價高配搶占市場,但隨著元器件以及渠道的成本節節攀升,互聯網手機的低價紅利也已經逐漸衰退。
從2017年開始,各大互聯網手機廠商開始集體“喊漲”,先是榮耀V9將高配版定為3499元,低配版本定為2599元。緊接著網上關于小米6的金色標準版“吹風價”到達3999元,還有接下來的各種互聯網手機旗艦產品,都將定價向中高端靠齊。
漲價背后,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互聯網模式需要調整,另一方面,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也讓互聯網廠商不愿在低端市場“周旋”。他們在過去是這一市場價格的推動者,但隨著成本等各種壓力加大,保證利潤成為大家的共識。
新的機遇
今年以來,國產手機步入調整期,新的機遇與挑戰也不斷涌現。GFK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平均單價持續走高,這給廠商的品牌升級留出了空間。以互聯網手機品牌出貨量為例,從GFK今年Q1單品牌出貨數據來看,榮耀1052.2萬臺,小米945萬臺,魅族460萬臺,單價分別為1418元、1328元、1133元,榮耀成為2017年一季度銷量、銷售額最高的互聯網手機品牌。
據GFK預測,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規模相比2016年增速有所放緩,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額增長遠高于零售量,市場均價持續走高,人工智能領域也是中國本土手機品牌發力的重要方向。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如今已從增長期過渡到穩定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性價比”不再是惟一的追求,而是開始尋求消費升級,對于手機的品牌與品質有了更高要求。這也敦促國內廠商打造更高品質旗艦機型。
榮耀總裁趙明也表示,廠商不應該再單純追求所謂的高性價比,而是以高品質、大技術產品滿足消費升級,補齊線下渠道、供應鏈能力等短板。
拐點初現
有關專家表示,兩次繁榮,造就了如今“一機通行,百花齊放”的局面。互聯網企業和傳統手機制造企業已先后在“互聯網+手機”方向依次發力,互聯網手機的下半場戰役已悄然開啟。
趙明近日在GMIC北京2017上表示,2015年手機市場整體非常浮躁,互聯網手機鼎盛時期價格戰、輿論戰和配置戰盛行。2016年是全球手機市場進入存量換機階段,眾多互聯網手機品牌被市場淘汰。
行業認為,2017年,互聯網手機正迎來新拐點,不少品牌出現疲態、創新無門,靠“互黑”、“吹噓”等不良行為博取眼球。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這些品牌也被迫開始向上突破,但創新、品質不支持其順利突破,還迫于成本壓力跟風漲價,反而更不易獲得市場認可。榮耀致力于做大技術產品,在消費升級年表現得更順風順水。同時,榮耀還開始布局未來,現在人工智能興起,互聯網、手機與人工智能三項閉環,將是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之一,榮耀已經通過榮耀Magic,走出第一步。
“2017年互聯網手機將進入下半場,市場存在挑戰,但是互聯網輕資產、快溝通、易購買的優勢依舊存在,互聯網手機能夠更快地捕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趙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