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央行對此次定向降準資金支持的“債轉股”項目也提出相關條件。央行前述負責人表示,央行鼓勵十七家大中型商業銀行使用定向降準資金,支持充分體現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的“債轉股”項目,以下幾條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實施主體在“債轉股”項目中應當實現真正的股權性質投入,而不是仍然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也就是說,不支持“名股實債”的項目;二是鼓勵相關銀行和實施主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三是“債轉股”有關股份以及相關債務減記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定價,按照法律法規,由項目相關參與方協商確定;四是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相關實施主體應真正參與“債轉股”后企業的公司治理,促進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時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五是實施“債轉股”項目應當有利于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恢復企業發展動能,不支持“僵尸企業”債轉股。
后續或仍有定向降準
此次定向降準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星石投資表示,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我國歷史經驗看,“大水漫灌、放水刺激”的老路必然難以再現。央行在穩杠桿和調結構之間將把握平衡,審慎呵護市場的政策定力將維持。
央行強調,央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專家判斷,在此次定向降準后,未來可能仍會繼續。華泰證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表示,當前貨幣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桿、穩經濟增長、防融資下行之間權衡,處理好信貸、社融、M2的穩定是關鍵,而保證商業銀行負債穩定成為重中之重。預計下半年仍會有1-2次定向降準。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從兩方面看仍會繼續降準。一是我國法定準備金率在世界范圍內仍處相對高位,應在目前背景下盡快降下來。二是下半年資金缺口仍然存在,應持續供應流動性。預計下半年仍有可能降準50-100基點。我國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處在相對較高水平,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資產負債回表過程中,應逐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