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另一方面,央行一直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沒有轉向,4月降準操作之后資金反而有所收緊,二季度資金面相較一季度也略有收緊,防止機構重新加杠桿操作。華創債券團隊認為央行這一操作的變化,主要是政策目標從去年的以金融防風險去杠桿為主,到今年的多目標導向,一方面要繼續促進結構性去杠桿和治理金融亂象的深入推進,對于局部風險的容忍度抬升,同時也要防止流動性重回寬松使得金融市場加杠桿及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重新反復;另一方面又要應對更加復雜的內外部環境,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因此對于流動性的呵護比去年明顯一些,政策靈活性也高一些。
“今年以來政府對于經濟增速放緩、信用風險市場以及局部流動性沖擊的容忍度在提升,盡管在一些關鍵時點會通過釋放流動性維穩操作,但程度也是‘微調’、‘定向’,貨幣政策的全面轉向以及配置資金的明顯增長仍難以期待。”華創債券團隊稱。
不過,盡管當前的貨幣政策穩不在松,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可能會邊際放松。梁紅預計,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放松,回歸去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中性”的初衷。具體而言,預計不再有年內上調基準利率的預期。同時,今年央行也可能不再上調其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此外,預計今年還將有兩次降準(雖然名義上可能仍為“定向”)、每次100個基點,而與4月那次類似,部分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可能用于置換到期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下半年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會出現調整可能主要取決于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趨勢和結果,但從目前來看,斷言中美貿易摩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結果為時尚早,畢竟當今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系已經非常緊密,任何一方要“斷腕”都需要非常大的決心。
“實際上,上周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加息而上調逆回購利率,這也說明央行政策微調的趨勢已基本得到市場的確認。這是當下經濟運行環境下的政策選擇,但并不意味著偏離了穩健中性的軌道,大幅寬松依舊難期。”魯政委說。
外資加速流入A股市場
在A股圍繞3000點震蕩之際,外資“掃貨”A股的速度卻在加快。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4月份以來,北上資金開始持續并大規模地流入A股。數據顯示,4月份北上資金凈流入386.5億元,與3月份相比,增加了近3倍。更重要的是,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A股市場的趨勢并未改變,反而呈現加速現象。
5月份北上資金凈流入A股市場508.51億元,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6月1日,A股市場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A股正式走入國際市場。6月份北上資金凈流入仍在加速,截至6月19日,北上資金凈流入額已高達304億元,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外資青睞的個股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北上資金白酒、家電等消費類個股。具體來看,年初至今北上資金凈買入超過10億元的個股共有16只,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中國平安、海康威視、恒瑞醫藥、海螺水泥、大族激光、洋河股份、伊利股份、上汽集團、洛陽鉬業、分眾傳媒、招商銀行、雙匯發展和三花智控。其中,北上資金掃貨貴州茅臺超百億,達122.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