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觀點:
1、一季度銀行理財收益率橫向震蕩,整體波動不大,銀行理財收益率短暫回調,預計短期內收益率將維持窄幅調整。
2、債基和部分固收類產品整體業績因市場回調表現穩健,同時股市下跌導致股票基金業績回調,因而債券基金拔得頭籌。
3、季末前資金面轉緊,歷經近兩個月持續上漲的債券市場重現調整,表明本輪修復行情完結,
4 月份債市預期弱勢振蕩。4、央行連續三周實施凈回籠,說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仍較為平穩,短期流動性依舊保持充裕。
5、缺乏穩定運作模式,無忠誠客戶群體,再加上高昂的運營成本使得生存頗為艱難,資管新規的發布也提高了私募投資的門檻。
6、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股市全面走強可能性小;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結合新經濟回歸刺激,創業板是行情熱點。
一、銀行理財收益回落,短期限產品下降
事件:本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148款,較上周減少了451款,降幅為17.35%,發行量減少主要是受清明節假期影響;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7%,較上周下降了0.04個百分點,季度末節點過后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理財收益率小幅回落在情理之中;理財產品平均期限為6.9個月,較上周增長了0.6個月,創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并且有繼續拉長趨勢。
點評:
1、一季度銀行理財收益率橫向震蕩,整體波動不大,市場流動性有所緩和,銀行理財收益率短暫回調在情理之中,預計短期內收益率將維持窄幅調整。
2、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其中最高,主要是因為發行的結構性理財、中高風險理財的比例較高,而這兩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不確定性較大。
3、銀行理財產品后市而言,整體預期 4 月份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依舊穩健為主,因此預計 4 月份銀行理財收益率或穩中有升,下跌概率不大。
二、公募季報公布,債券型基金業績領跑
事件:本周,公募基金 2018 年第一季度業績陸續發布完畢。第一季度,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為 1.12%。其次是貨幣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 1.01%。股票型基金的業績表現平平,本季度平均凈值收益率為-2.36%,QDII基金失去了 2017 年的強勁勢頭,一季度業績跌幅靠前,截至 4 月 5 日,最新凈值數據公布的 6997 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產品中,有 2213 只產品取得正收益,占比僅為 31.63% 。
點評:
1、一季度受到債券市回暖影響,債基和部分固收類產品整體業績表現穩健,但權益類產品在市場回調等背景下,業績出現短期回調,因而債券基金拔得頭籌。
2、債券市場的波動,對債券型基金業績有根本影響。根據前兩月債市回調行情基本結束預估,對債券型基金后期收益需保持謹慎態度。
三、債市階段性修復結束,4 月不容樂觀
事件:4 日,現券市場收益率先揚后抑,國開債表現好于國債。銀行間市場上,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 170215 早盤成交在 4.69%,后上行至 4.70%,午后最高成交到4.725%,尾盤回落至 4.685%,較前收盤價下行近 2BP.10 年期國債期貨 T1806 合約早盤走勢尚穩,臨近午盤跳水,午后保持弱勢震蕩,收報 93.505 元,較前結算價跌0.21%,跌幅為 3 月份以來最大。
點評:
1、本輪近兩月債市上漲,驅動力主要是年初以來市場資金面超預期寬松,刺激短期債券收益率率先走低,拉開期限利差,進而帶動債券收益率曲線中長端下行。
2、市場資金面依舊偏緊,國內嚴監管方向未改,尤其去杠桿的趨勢也不會扭轉,對債市后市不宜太過樂觀,仍需警惕收益率加速下行后的回調風險。
3、前期修復行情結束,近期謹慎為宜,等待資金面形勢明朗和供給沖擊可能帶來的更好機會,若收益率在這一過程中大幅回升,可能造就較好的入場機會。
四、市場資金面回暖,跨季凈回籠持續
事件:本周,8日,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小幅投放100億流動性。本周有200億到期,實現資金凈回籠100億元,代表性的銀行間市場7天期回購利率DR007徑直跌至2.7%左右,已低于年初以來中樞位置。數據顯示,3月20日以來已累計凈回籠5000億元。Shibor隔夜拆放利率2.2260%,同比下跌2.3BP, 14天品種亦下調3.8BP至3.74%。
點評:
1、央行連續三周實施凈回籠,說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仍較為平穩,短期流動性依舊保持充裕。若資金面繼續平穩偏松,則市場流動性預期則面臨糾偏。
2、流動性總量方面仍不會出現大放水,但流動性分層現象將會有所緩解。不過去杠桿和強監管在繼續,貨幣政策還未到轉松的時候。
五、二八法則效應凸顯,小型私募生存艱難
事件:4月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第二十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涉及20家公司,陜西“三秦股王”阮杰旗下的陜西金輝投資、北京中弘百業投資、上海六合股權投資、山東肯雅隆、河北鳳博股權投資等。此次擬失聯名單的私募中,山東肯雅隆曾經自我包裝成“肯雅隆模式”,以高息為誘餌,吸收客戶大量資金,成為一個瘋狂的融資陷阱。另外,河北鳳博股權投資是河北省成立的第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曾因向非合格投資者募資、承諾最低收益等行為,多次被證監會通報處罰。
點評:
1、小型私募缺乏過硬的過往戰績、忠實的客戶群和成熟的運作經驗,如熊市對沖,閑置資金套利。客戶和經驗需要積累,管理人必須要以平常心面對困境。
2、優秀基金管理人薪資高昂,小型私募無力承擔,進而無法形成雇傭優秀基金經理給公司帶來收益的良性循環,此外還需面對運營的巨大成本壓力。
3、資管新規的發布提高了私募投資的門檻,進一步加重了私募行業分化。大型私募受到資金追捧,出現馬太效應,而小型私募進一步被邊緣化。
六、大盤振蕩,創業板仍舊是機會
事件:23日,美國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將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受此影響,亞太股市遭遇重挫,A股三大股指集體大跌,三大股指集體大幅低開,兩市近400股跌停。截止收盤,滬指收報3152.76點,下跌110.72點,跌幅3.39%;深證成指收報10439.99點,下跌437.26點,跌幅4.02%。與貿易戰相關板塊首當其沖,鋼鐵行業收跌6.87%,船舶制造板塊跌幅6.43%,半導體、有色金屬板塊收跌5.82%。
點評:
1、股市目前主要特點是內外聯動明顯,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說明目前A股缺乏明確方向,自身定力不強,因此受外圍市場影響、出現反復搖擺。
2、創業板反彈強勁,在3月底形成島形反轉并迅速突破年線阻力,雖回調仍然保持在年線上方運行,強勢信號明顯,從結構看,創業板機會依舊最多。
3、在大的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市場資金面維持平衡狀態。因此,在存量資金博弈下市場熱點輪動,此消彼長,股市全面走強的可能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