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今日啟動 千億美元資金進場可期
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后,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之間的又一盛事。市場人士指出,“債券通”啟動后,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模式將由此前的“中介代理”升級為“一點接入”式,這是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重要舉措,也符合人民幣國際化大方針,不僅將有助于完善兩地債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也有助于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債券市場而言,“債券通”為國際投資者配置內地債券資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快車道”,未來有望吸引數千億美元的國際資金進入內地債市。
里程碑:對外開放步入快車道
7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告稱,決定批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統稱“兩地基礎設施機構”)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簡稱“債券通”)。其中,“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實,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而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低,境外投資者持有債券占內地債券市場總托管量比重不足2%,‘債券通’的推出有望吸引更多境外資金投資于內地債券市場,可被視為資本賬戶開放的又一重要舉動。”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姜超表示。
中金公司指出,銀行間債券市場基于“債券通”所做的降低進入門檻、提高便利度、完善結算托管做市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都將為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奠定良好基礎,也有助于人民幣債券市場盡早加入國際債券指數。與此同時,“債券通”的開放也在評級、風險管理、市場投資者多樣化等方面促進境內債券市場進一步完善。
平安證券指出,從長期來看,“債券通”啟動具有四大重要意義:一是促進債市開放,內地債券市場仍存在著多頭監管、信用剛兌、投資者保護欠缺等問題,債券市場開放程度仍然較低;“債券通”的開啟將加快推動內地債市與國際制度接軌,促進內地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程。二是引入增量資金,“債券通”的啟動與債市的進一步開放,將有助于推動債券市場加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這在未來可能帶來以這些指數為基準的基金投資中國債券市場。三是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債券通”的開啟將為香港的國際投資者帶來更多債券投資標的,同時還將促進兩地在監管執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的協調合作,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四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加入SDR籃子之后,境外投資者人民幣配置需求將逐漸提升;“債券通”增加了境外投資人民幣產品的渠道,隨著未來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的消減,將成為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突破點:“一點接入”簡單高效
截至目前,有關“債券通”的監管、交易與結算等各個領域的文件和相關規定都已經由相關機構正式發布,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的完整框架和技術細節也展示在海內外投資者面前。
總體來看,“債券通”以國際債券市場通行的模式,為境外機構增加了一條可通過境內外基礎設施連接便捷入市的新渠道,以提高入市效率。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的金融監管框架下,主要有三條途徑供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債券市場,分別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計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計劃以及三類合資格機構直接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計劃。
此前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銀行間債市,須委托具備國際結算業務能力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代理人完成備案、開戶等相關手續,過程復雜,耗時較長,且成本較高。而“債券通”機制下,境外投資者可直接依靠內地與香港的基礎設施互聯和多級托管來“一點接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將無需到內地相關機構辦理開戶事宜,國際投資者也能夠在不改變業務習慣,同時有效遵從內地市場法規制度的前提下,更加便捷地參與內地債券市場,提高入市效率、拓展資金流入規模。
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從“債券通”目前安排來看,相比于QFII、RQFII、CIBM這三種途徑而言,“債券通”取消了前期CIBM等耗時較長的結算代理協議,由交易中心/結算代理人等作為備案機構向央行上海總部提交材料,且在3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