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業績兌現時點臨近,資金仍將選擇基本面質地好、確定性強的公司,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龍頭白馬股仍是市場首選,代表大盤藍籌板塊的滬深300和上證50板塊仍具備投資價值。
周二,滬指早盤振蕩午后回落,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再破萬億元,北向資金尾盤轉為凈買入,全天凈買入9.18億元。三大期指主力全線下行,截至收盤,IF跌1.44%收于5436.4點,IH跌1.15%收于3811點,IC跌0.65%收于6410.8點。
2020年GDP同比增長2.3%,其中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5%,高于預期,主要受出口和投資拉動。投資方面,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一線城市銷售增速維持高位,房企現金流改善,加上部分城市年底集中供地,12月土地購置同比增速大幅反彈。在地產融資受限預期下,企業趕工需求提升,帶動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回升,預計房地產投資短期仍有支撐。基建投資維持低迷,主要與高質量項目少、地方債管控嚴有關。考慮到今年財政政策逐步恢復正常化,財政赤字和專項債大概率低于去年,基建增速或難以提升。
受設備迭代更新、企業補庫需求帶動,制造業投資增速反彈。由于疫苗推廣和海外產業鏈恢復仍需時間,加上美國財政刺激計劃落地提振美國消費需求,全球供需缺口仍存,有望推動制造業投資增速進一步回升。總體來看,盡管短期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表現低迷,基建投資回升乏力,但在房地產投資增速具有韌性,出口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的帶動下,經濟有望延續復蘇態勢。
盡管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預期,但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不夠牢固。隨著匯率反彈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不同規模企業經營景氣度出現分化,2020年12月大、中企業PMI均為52.7,但小企業PMI僅為48.48,較前值下降1.3個百分點。此外,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恢復緩慢、局部地區疫情復發等因素影響,消費表現較為低迷,這意味著結構性寬松措施仍將延續,短期貨幣政策收緊概率較低。
近期央行公開市場連續“地量”操作,并且連續凈回籠,資金利率邊際回升,令流動性收緊擔憂再起。周二央行公開市場加大貨幣投放力度,開展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50億元逆回購到期,最終凈投放750億元。預計貨幣政策以穩為主,對股指價格沖擊較為有限。
隨著上證指數突破3600點,估值水平處于歷史高位,行情二八分化嚴重,個股方面漲少跌多,部分龍頭白馬股估值高企,市場對機構抱團股和流動性邊際收緊存在憂慮。綜合來看,一季度A股仍存在做多窗口。
首先,新發基金發行持續火熱。根據基金公司的發行公告,截至1月19日,1月將有148只基金發行,募集金額約5000億元。監管部門加強房地產監管有助于資金流向股市,對股指價格起到向上推動作用。
其次,每年1月為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預告的時間窗口。截至2021年1月19日,滬深兩市共990家企業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有297家公司凈利潤預增,144家公司凈利潤略增,107家公司凈利潤扭虧,業績預喜率為57.37%。從行業分布來看,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化工及醫藥行業。盡管近期機構調倉換股,資金從白酒、新能源板塊流出,但隨著業績兌現時點臨近,資金仍將選擇基本面質地好、確定性強的公司,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龍頭白馬股仍是市場首選,代表大盤藍籌板塊的滬深300和上證50板塊仍具備投資價值。此外,在全球供需缺口的背景下,出口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維持,順周期板塊表現仍可期待。
總體來看,近期行情調整更多是獲利資金平倉離場和估值擔憂導致的。在基本面和資金面向好共振下,期指仍存在做多時間窗口。(作者單位:福能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