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鄭棉在下游銷售火爆帶動下,價格持續上行,單邊持倉突破73萬手,繼2019年12月之后持倉量再創歷史新高,而高持倉量成預示著鄭棉后期將加速趕頂。
結合國內外宏觀流動性、新冠疫情發展情況以及棉花市場自身狀況,筆者認為:當前的高持倉量或預示著鄭棉后期將形成新一輪上漲行情。
宏觀流動性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原油價格出現破天荒的“負值”,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紛紛釋放流動性。宏觀流動性充裕、中國執行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定等因素促成了農產品的上漲行情。
拜登當選美國第46屆總統。公開信息顯示,民主黨將同時控制白宮、國會眾議院、國會參議院,時隔多年再次實現“三合一”。相關報告顯示,在“三合一”的狀態下,美國財政赤字率普遍偏高。市場對未來更強力的刺激政策預期偏高,從而帶動商品價格進一步上行。
新冠疫情發展狀況
北半球進入冬季以來,全球各地疫情急劇惡化,病毒變異、無癥狀感染者及長于14天潛伏期的病例,令全球“防疫抗疫”工作難度加大。可喜的是,新冠疫苗在多國的重點人群中已經開始注射,通過接種人群的數量不斷增加,有望實現群體免疫。
從節奏上看,新冠疫情終將過去,以宏觀流動性及群體免疫后經濟恢復帶動的商品價格上行終將到來。但在當下,各國及各區域不間斷的封城等措施依然對市場情緒及相關品種實際需求產生影響。
棉花市場狀況
為對沖新冠疫情沖擊,以美聯儲無底限的貨幣寬松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為代表,各央行紛紛釋放流動性,2020年二季度以來,商品整體走出上漲行情。鄭棉價格也由萬元上漲至萬五一線,與2019年以來的價格高點相當。
新年度棉花市場不同以往。第一,近遠月價格倒掛。宏觀流動性充裕以及新疆加工產能的進一步過剩,導致新棉搶收大戰再一次上演。同時,新年度棉花質量偏低,倉單升水遠低于往年同期,導致倉單注冊速度緩慢。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現CF2101與CF2105價差倒掛的局面。
第二,儲備棉輪換未能如期執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財政部聯合發布通知,為加強中央儲備棉管理,進一步優化儲備結構、提高儲備質量,決定輪入部分新疆棉。具體要求: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國家法定工作日,總量50萬噸左右,每日掛牌競買7000噸左右,價格與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掛鉤聯動并上浮一定比例,每周調整一次。輪入期間,當內外棉價差連續3個工作日超過800元/噸時,暫停交易;當內外棉價差回落到800元/噸以內時,重新啟動交易。
截至目前,國內外棉價差依然高于800元/噸,儲備棉輪入依然暫停執行。
出現此種狀況的原因在于,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迅速果斷,國內生產需求快速恢復,在周邊國家疫情蔓延的同時,中國制造業產業鏈優勢突出,成為“全球工廠”。
總體來看,結合棉花自身狀況及宏觀背景,筆者認為,鄭棉長期看漲,國外疫情演變狀況或影響鄭棉節奏。此外,匯率變化對內外價差影響較大,需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