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的一大獲客手段,就是向新用戶派發羊毛福利。注冊送紅包、新手標貼息、加息券、現金券,不一而足。P2P主動用羊毛吸引投資人,投資人也愿意薅上一把。一些投資人嘗到薅羊毛的甜頭之后,進一步深挖生財之道,在多個P2P平臺注冊,專門賺取新手獎勵等羊毛福利。隨著這個群體迅速壯大,“羊毛黨”誕生了。
據融360《維度》最新一份調查顯示,近九成(86.36%)P2P用戶在投資P2P時,薅過平臺的羊毛。
“我最開始是做淘寶刷單的,刷一單賺幾塊錢。后來經熟人介紹,才開始在P2P平臺薅羊毛。”羊毛黨小安向融360《維度》講述自己的入圈經歷。
很多羊毛黨都和小安一樣,是經人引路而步入羊毛黨圈子。這個圈子有分工、等級、產業鏈,也有自己的套路和秘密。
羊毛黨的進階之路:從金錢到權力
“羊毛黨分等級,初級羊毛黨只能賺點零花錢,但如果當上羊頭甚至領頭羊,就能發大財了。”據小安介紹,初級羊毛黨搜羅信息,到處注冊平臺,拿新手紅包,薅幾塊到十幾塊錢,游走在羊毛黨產業鏈的邊緣。
薅過幾個平臺之后,一些初級羊毛黨就會嘗試做投資,投資時依舊瞄準有新手獎勵、加息券、返現等福利的“羊毛標”。“投資之后,收益就比之前高多了。”小安向融360《維度》舉例,“最近某大平臺在做活動,新用戶注冊加首次投資,最高可獲200元獎勵;投資1萬元,三個月返利270元。還有之前上海一家P2P做活動,新手獎勵100元紅包,投資1萬還返430元左右,這樣一個月能賺560元,算下來年化收益率高達67.2%。”
如果說初級羊毛黨的手法還比較稚嫩,中級羊毛黨則初具專業風范。中級羊毛黨很多都有電商刷單的背景,掌握著大量手機號碼和身份信息。這些信息或來自他們的親朋好友,或是從地下黑市購得,或為直接盜用。他們薅羊毛的方法與初級羊毛黨無異,但由于使用多重身份多次注冊、投資,薅起毛來以一當十,收益遠非初級羊毛黨可比。
當中級羊毛黨積攢起豐富的經驗,熟知各家P2P平臺的情況,甚至掌握特殊人脈資源,能第一時間獲取羊毛信息,并最大限度避免踩雷時,就晉升為高級羊毛黨——羊頭。羊頭一般是羊毛QQ群、羊毛公眾號、羊毛網站里的群主或站長,發布羊毛信息,指揮羊毛黨對各平臺“群起而薅之”。
當一位普通羊毛黨晉級為羊頭,他得到的就不只是金錢,還有權力。羊頭以自己麾下的大量羊毛黨為籌碼,收取平臺的“好處費”,按平臺的要求,組織自己手下的羊毛黨去薅羊毛,為平臺造勢。當然,為了籠絡羊毛黨,羊頭一般會發放福利,羊毛黨通過羊頭發布的渠道去特定平臺薅羊毛,可以從羊頭那里領取額外獎勵。
當羊頭的實力和聲望在圈內首屈一指,就晉級為頂級羊毛黨——領頭羊。領頭羊通過領導一個個羊頭,間接管理成千甚至上萬的龐大的羊毛黨群體。一個典型的羊毛黨團體內,等級嚴明,分工明確。消息采集和分發、渠道推廣、技術支持,都有專人各司其職。在最底層應聲而動的,就是廣大羊毛黨。
此外,還有一種領頭羊不是“人”,而是中介平臺。這類中介設立任務墻,用戶只需綁定支付寶或同類賬戶即可做墻上的任務,并獲得P2P平臺和中介平臺的雙重獎勵。以某平臺為例,用戶進入該平臺后無需注冊,直接瀏覽網站首頁任務墻,任務墻上會明示目標任務、對接平臺、獎勵細則。融360《維度》瀏覽后發現,做一單任務最低可獲一元左右的獎勵,獎勵最高可達二三百元。
羊毛黨圈子內并非總是各取所需、一團和氣。融360《維度》就在某羊毛群里看到群友發消息,曝光黑心羊頭,忽悠羊毛黨點擊鏈接去P2P平臺注冊,等羊毛黨索要獎勵時就把對方拉黑。此外,如果羊毛黨去羊頭推薦的平臺投資,一旦踩雷,爭執也會一觸即發。
據融360《維度》調查顯示,在薅過羊毛的人群中,44.86%的投資人薅過1至3個平臺,34.34%的投資人薅過3至10個平臺,20.80%的投資人薅過10個以上平臺的羊毛。
關于薅羊毛的本金,半數以上(53.68%)的投資人為了薅羊毛,動用了萬元以上本金,25.54%的投資人動用的本金達到5萬元以上。
在收益方面,將近六成(59.40%)的投資人通過薅羊毛獲得的收益在500元以下,三成左右(30.82%)投資人獲得的收益在500至5000元,另有近一成(9.02%)投資人獲得的收益在5000元以上。
如果定義薅過10個以上平臺羊毛的投資人就是羊毛黨,那么在P2P用戶中有高達20%的投資人是羊毛黨。本金投入1000元以下、收益500元以下的顯然是初級羊毛黨,還有更多羊毛黨處于羊毛黨金字塔的不同位置,為金錢或權力所驅使,向塔頂躍躍欲試。
P2P平臺與羊頭:供養與傷害
打開QQ,在查找框內輸入“P2P羊毛”或類似關鍵字,就會彈出多如羊毛的P2P羊毛群,每個群的成員數目都成百上千。融360《維度》隨機加入幾個群后,立刻被每個群里輪番刷出的P2P羊毛信息淹沒。
QQ群里的羊毛信息一般包括平臺名稱和羊毛內容,有時還會附上渠道鏈接。這些信息的發布者,基本上都是羊頭。
羊頭是羊毛黨團體的領導者,也是P2P平臺與羊毛黨之間的中介。很多羊毛黨對P2P平臺的沖擊,或P2P平臺對羊毛黨的“制裁”,事實上都是羊頭與P2P平臺博弈的結果。
羊頭與平臺之間關系微妙,時而皆大歡喜,時而明爭暗斗。不時爆出的爭端背后,是各方復雜的利益糾葛。
有些P2P平臺為了營銷造勢,需要有人來“捧場”,所以在發布羊毛福利前,這些平臺會先和羊頭進行接觸,平臺向羊頭支付一定報酬,羊頭號召手下的羊毛黨來造勢,每多一位羊毛黨參加活動,羊頭就可以多得一份報酬。如果合作愉快,平臺再發羊毛標時會主動聯系羊頭,邀請他們帶隊薅毛。但是有些平臺和羊頭就鬧翻了,因為規則有漏洞。
一位羊毛黨向融360《維度》說起圈內盛傳的兩個例子:之前有一家P2P平臺在APP上推出活動:首次注冊用戶獎勵20元,推薦一名新用戶再獎勵8元。由于未設定推薦數上限,一位超級羊頭“推薦”了十多萬新用戶,都是他手下的羊毛黨,按理應得獎勵90萬元,但平臺很快發現了問題,最終只付了2萬元。
從90萬到2萬,平臺處于上風。但有時由于羊頭的影響力極大,平臺不得不讓步。例如有一家P2P平臺做“好友返現”活動,一位知名羊頭帶羊毛大軍涌入,但被平臺發現。平臺試圖中止獎勵,羊頭便在P2P門戶論壇罵平臺言而無信,后來演變成羊毛黨和平臺之間轟轟烈烈的對罵,最終平臺還是兌現了獎勵。
羊頭對羊毛黨的掌控力,使得P2P平臺不敢等閑視之。有時,羊頭的一句話,甚至可以決定一個P2P平臺的生死——當羊頭為平臺帶去了羊毛大軍,也不可避免地帶去了風險和傷害。批量注冊沖擊系統,集中投資增加壓力,最恐怖的是羊毛標到期后,羊毛大軍集中撤資,有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平臺,成立時間短、規模小、背景不強、風控實力弱,難以承受純羊毛黨在羊毛標到期時的擠兌,出現資金鏈斷裂,就會提現困難,被薅禿甚至被薅死。
日前,薪金融被爆提現困難。一位來自成都的羊頭在維權群里表示:“我們一個推手(羊頭)的群就雷了300萬!我們一個群總計投了600萬,出來了300萬,雷了300萬。”這位羊頭透露,雷掉的300萬來自群里的20名羊毛黨。
為了避免這種下場,一些平臺不得不求羊頭“高抬貴手”,希望羊頭想辦法讓羊毛黨不要集體撤資,或請羊頭再找一批羊毛黨加入下一輪投資來“托底”。
危險游戲:水分與風險
“投資了八個平臺,其中有五個雷掉了,簡直就是五雷轟頂。” 一位入圈一年多的羊毛黨向融360《維度》抱怨。
據融360《維度》調查顯示,13.64%的投資人在薅P2P羊毛時曾因項目逾期、平臺跑路而踩雷。
羊毛黨無法規避P2P行業自身的高風險,甚至還會因為羊毛黨的身份,惹上普通投資人不會遭遇的麻煩。薅羊毛終究是一個危險的游戲,收益偶爾有水分,投資始終有風險。
羊毛出在羊毛黨身上
不是所有平臺都錢多人傻,有些平臺放出羊毛標之前,也會做一些手腳。結果是雖然體驗金高,但是收益率低;雖然貼息新手標多,但是贖回到賬慢;雖然平臺打開大門讓羊毛黨過來薅毛,但是總有辦法讓羊毛出在羊毛黨身上——一言以蔽之,有些平臺的羊毛,根本不值得薅。
薅羊毛反成待宰羔羊
有的平臺注冊就送錢,但有的平臺只開放“曲線”薅法,只有投資了一定的資金,投足了一定期限后,才能薅到羊毛。此時羊毛黨就不得不面對逾期、壞賬等P2P固有的風險,尤其容易成為以羊毛作餌的圈錢平臺的受害者。
“我們都說黑平臺最有體育精神,跑路時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一位羊毛黨向融360《維度》調侃道,“別以為投資3天5天的標就沒事,看看上線半天就跑路的恒金貸,上線一天就跑路的元一創投,上線兩天就跑路的銀銀貸、龍華貸。”某些平臺故意放出大批羊毛標圈錢,圈完錢立刻跑路。它們本質上不是P2P平臺,而是披著P2P外衣的詐欺平臺。如果羊毛黨不明真相就跑去薅羊毛,反而會淪為不法分子手中的待宰羔羊。
難以向羊頭和中介索償
“羊毛中介只賠償第一次充值被雷的,提現后再投資,再虧也不賠償了。”羊毛黨小王告訴融360《維度》,他一向通過羊毛中介平臺“挖米啦”薅羊毛,投資的平臺雷了六個,但他只獲得了挖米啦的一筆賠付。
小王在榮桓世遠只充過一次值,一直也沒有提出來。榮桓世遠雷掉后,挖米啦賠償他50元,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維權。小王告訴融360《維度》,上個月他已經跑去山東要了一次賬,這個月準備去東莞討要說法。
P2P暴雷后,相比于中介平臺,羊頭們的反應更令人玩味。在一個薪金融維權群里,羊頭小文稱他自己要賠付12萬給下線,至于賠錢的初衷,小文直言:“我們只是還在推其他的項目,所以不想死掉。”他還表示只負責由他對接下家的羊毛黨,錢也不是由他出,而是找他的上家要。像小文這樣做出賠付的羊頭很少,更多的羊頭并沒有賠付的打算。
如果平臺跑路,投資人血本無歸,難免會把羊頭拉出來索賠,或把責任歸咎于中介平臺。但融360《維度》認為中介平臺和羊頭的責任很難界定,羊毛黨未必能追償成功。
維權又遭詐騙“補刀”
“我們以為羊頭去跟平臺維權,結果他跟平臺說:你給我好處費,我就把群解散。”一位抱團維權反被羊頭“補刀”的羊毛黨對融360《維度》訴苦:他所在的羊毛群在某P2P爆雷后直接改名為維權群,群主就是羊頭,從帶頭薅毛變成帶頭“維權”。可集萬千信任于一身的羊頭根本不打算維權,只是拿維權群做籌碼,私下和平臺交涉,索取一定好處費后就將維權群解散,帶錢走人。
更有甚者,平臺暴雷后,在群里招搖撞騙,假意籌錢維權,實為趁火打劫。譬如今年六月,笑著賺爆出兌付困難后,就有人伙同羊頭,在某羊毛群里以籌集律師費為名,收取群成員每人200元,收取后便將群解散。
因為薅過羊毛,終身受平臺限制
時至今日,甄別、隔絕和剔除純羊毛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P2P平臺的重要風控項目。積木盒子大戰羊毛黨,就是一大實例。羊毛黨參與積木盒子的注冊優惠活動卻無法提現,積木盒子平臺給出的理由是:懷疑部分用戶大量利用他人身份證信息注冊從中獲利。
一些羊毛黨發現,薅過幾次羊毛之后,去新平臺薅毛時會遭到限制。這是因為隨著P2P行業日漸成熟,很多平臺對羊毛黨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認識,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抵制羊毛黨。
財加CEO余景舒告訴融360《維度》,平臺可以通過合作機構濾掉一些羊毛黨。這些合作機構有大量投資人的信息,曾經在多個平臺薅過羊毛的羊毛黨很容易進入這些平臺的“黑名單”,如果P2P平臺購買這些機構的數據,就可以阻止“榜上有名”的羊毛黨在平臺投資。
另外,即便是純粹的新手,也有可能在薅第一把羊毛時露餡。如果新手和其他羊毛黨一起收到消息,一起跑去薅毛,同一時間涌入大量用戶,不可能不引起平臺的警惕。只要被平臺備注為‘疑似羊毛黨’,即便能領取新手福利,也可能在后續促銷活動、發紅包時受到限制。有些羊毛黨甚至因為薅過羊毛,此后一直難以進行正常投資。
違法薅羊毛面臨詐騙指控
2016年年初,一則消息震動羊毛黨圈子:有人薅羊毛,傳言被抓,將獲刑十年!說的是借貸寶針對某羊毛黨的行為,向公安機關以“詐騙罪”報案,據說這位羊毛黨或將面臨十年刑期的訴訟指控。
羊毛黨薅羊毛,未必構成犯罪。但如果羊毛黨采取非法手段,鉆規則的空子和系統的漏洞薅取巨額羊毛,就可能被認定為詐騙罪。如果情節特別嚴重,刑期可能高達十年,甚至被判無期。
P2P平臺的“反薅”行動:堅決抵制“僵尸”用戶
羊毛黨對于P2P平臺而言猶如一把雙刃劍。良性的羊毛黨可以與平臺共贏,羊毛黨獲取獎勵,平臺則引進大量資金,還可以培養長期用戶;惡性的羊毛黨則會損害平臺的利益,甚至威脅平臺的生存。
融360《維度》咨詢了一些P2P平臺高管,發現大部分P2P平臺對于羊毛黨持抵制態度。
新新貸CEO張揚向融360《維度》表示,羊毛黨之所以臭名遠著,一是他們只為獎勵而來,獎勵到手就馬上轉移到下個平臺套利,忠誠度很差,很多都成為了“僵尸”用戶;二是一些P2P平臺輕視了羊毛黨的規模和影響力,導致套利贖回的時間過于集中,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財加CEO余景舒表示,如果P2P平臺沒有自融和拆標的行為,羊毛黨帶來的資金的快進快出對平臺的影響其實很小。但很多平臺都抵制羊毛黨,主要是因為羊毛黨的復投率很低,平臺投入獲客成本,卻只買到了一個投資數據。
融360《維度》認為,目前P2P行業的良性羊毛黨數量微乎其微,絕大部分都是惡性羊毛黨,他們的目的就是以小博大、快進快出,拿少量的資金去各個P2P平臺尋找可乘之機。這些羊毛黨只重視平臺的收益率及羊毛的分量,大平臺由于數量少、收益率低且可以薅的羊毛有限,不受羊毛黨的待見;小型平臺則相反,他們為了吸引投資者并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總是提供源源不斷的羊毛,也因此成為羊毛黨的重點跟蹤對象。
但是小平臺的運營能力本就偏弱,資金流也偏小,當羊毛黨大批撤資時,弊端即刻顯現。小平臺的項目違約率及逾期率偏高,一旦借款人逾期,又面臨大批羊毛黨集體申請提現,如果小平臺沒有足夠的準備金,平臺就會提現困難。投資人對于提現困難非常敏感且容忍度極低,低到幾個小時也不能容忍,一旦平臺提現困難的事故遭到網絡曝光,其他投資人就會跟風擠兌,事態將一發不可收拾。
隨著監管的大力推進,P2P行業日趨成熟。P2P平臺策劃活動時會特別注意規避惡性羊毛黨的入侵。很多羊毛黨也逐漸發現,獎勵過大的短期標越來越少,平臺的身份認證越來越繁瑣,薅羊毛已經遠不如過去那樣輕而易舉。在薅羊毛的灰色地帶,羊毛黨還能走多遠?恐怕是一個未知數。
結語
2016年夏季,一年前辭職成為羊毛黨的小李退掉所有羊毛群,走出家門,打算重新找份工作。小李對融360《維度》表示,P2P監管大幕拉開后,小平臺紛紛垮掉,大平臺的規則越來越完善,羊毛已經越來越難薅。期間他還踩了幾個雷,賺到的錢差不多都賠光了。他已經決定,結束長達一年的全職羊毛黨生涯。
“你不想繼續努力,當上羊頭、領頭羊嗎?”
“很多羊頭都干不下去,轉行了。”
“薅羊毛”,最初只是小品中的一個笑料,如今更是游走在灰色地帶的危險游戲。雖然在小李身后,各個羊毛群仍然熱鬧,但這種熱鬧,就仿佛P2P賬戶里的資金,一旦風險襲來,可能在一夜之間驟然消失,好像從沒有存在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