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發的互金亂象傷害了投資者,也驚動了監管部門。2016年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年。這對于互金的健康發展來說是福音。作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目前互金統計正在逐步制度化,這對于解決行業的信息不對稱頑疾會有積極的幫助。當然,目前也不能期望過高,畢竟還有統計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信息如何使用等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互金統計將上升到國家行政法規層面
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19日報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相關人士日前在第二期互聯網金融統計培訓會上表示,央行正在會同國家統計局、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起草聯合發文,明確中國互聯網金融統計工作的有關制度、流程、實施主體、申報義務等,將互聯網金融統計正式上升到國家行政法規層面。互金協會相繼開展了兩期互聯網金融統計培訓,而第二期培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數據采集范圍。
有參會人士表示,目前已有167家互聯網金融平臺接入國字頭互金協會統計監測分析系統,互金統計制度已經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統計制度。互聯網金融統計數據采集指標體系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互聯網金融業務總量數據,包括機構的基本信息、資產負債信息和損益信息、各類業務總量信息和產品風險信息等。二是部分業態逐筆明細數據,如P2P平臺投資人和融資人信息、貸款項目信息、股權眾籌融資項目信息等。根據協會要求,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進行年度、季度、月度等總計6項匯報,匯報內容包括公司基本信息、財務信息、業務信息三類。
上述消息透露出若干信息點:
第一,互金協會推動的互金業務統計監測工作逐步推進,接入監測系統上報數據的平臺大量增加。未來隨著系統的完善,會有更多互金平臺被納入監測。
第二,統計內容基本成型,納入監管的互金企業需要提交企業基本資料、財務三大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業務發展數據、具體項目信息、投融資雙方的信息等,一家互金企業主要的信息已經基本被囊括。
第三,互金統計工作將制度化,級別將上升,未來將有相關的行政法規出臺,使互金統計由行業自律行為,升級為更具約束力的監管行為。這意味著國家對于互金的監管逐步升級,著力整治當前的亂象,提升行業的規范性。
互金統計具有什么意義,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破解信息不對稱,促進行業規范發展。互金統計工作具有重要價值。當前的互聯網金融存在很多亂象,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互金企業與監管部門信息不對稱,與互金平臺用戶也存在信息不對稱,以致于出現了很多詐騙、跑路等事件,無法做到及時防范。一些平臺主動披露年報、半年報,以圖通過增強透明度來獲得更大信任。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互金平臺信息不對稱程度相當高。
協會統計工作的展開,對于破解互金企業與自律部門、監管部門的信息不對稱具有一定價值,對于誠實守法經營的企業而言是一種保護,對于詐騙平臺是一種制約。這對于促進行業規范發展會有積極意義。
第二,或將加劇行業的優勝劣汰。一家企業被納入互金協會統計范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獲得了一種行業背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用戶對該企業的信任感。
目前被納入統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有167家,而目前仍在運營的P2P平臺有2349家,股權眾籌平臺一百多家,第三方支付牌照方將近270家,能被納入統計的平臺是極少數。對于這些企業而言是不錯的宣傳賣點。偏成熟的互金用戶會選擇被納入監管的企業。這可能會推進行業的優勝劣汰。
統計工作仍存不足
第一,如何確保互金企業上報數據的真實性,存在難度。目前的統計工作是互金企業自行申報,且是人工申報,只能通過抽查的形式去驗證數據的真實性,企業進行數據造假、信息造假的成本并不高,存在互金企業謊報、瞞報數據和信息的可能性。當前的統計工作更像是一種備案,對于真實性的審核還存在不足。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統計工作剛剛開始,制度、技術平臺還都在完善中。
第二,對于統計信息如何使用還無定論。被納入監管的企業上報數據,形成比較全面的數據庫,對這些數據如何使用,目前還沒有這方面消息。是否開發了數據分析工具和模型對于業務數據進行分析,進而發布預警,企業數據是否向互金用戶開放,哪些數據可以開放,以什么形式開放,都還沒用更多的線索。如果只是讓數據沉睡中系統中,其實是一種浪費,意義與效果也不大。
第三,納入統計的互金企業數量需要進一步擴大。當前數量仍然偏少,一方面大量平臺還游離于監管之外,不利于保護互金消費者利益;另一方面,一些企業被納入統計,形成了一種隱性背書,用戶會覺得這些平臺是被協會認可的。當這些平臺出現詐騙、跑路等問題時,會對協會的公信力、影響力構成挑戰。
下一步統計工作的推進應注意什么?
預計下一步互金行業信息數據的統計會更加規范化,被納入的平臺數量也會逐步增加,對數據的使用也會逐步形成套路。在這一過程中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保證互金統計數據尤其是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需要推進互金企業資金的銀行存管。當前因為政策尚未明朗等因素,P2P資金銀行存管推進不足。但對于行業發展以及互金統計工作來說,這都是是難以繞過的工作,只能推進。
互金企業實現銀行資金存管,是保證其財務信息真實性的關鍵。這對于終結行業亂象將具有重要意義。本世紀初券商挪用客戶資金等亂象被治理,就是源于客戶資金實現了在銀行的第三方存管。公募基金行業沒有暴露大的資金安全問題,也是源于資金的銀行存管。
其次,監管部門與互金協會可以加強引導政策預期,增加與互金用戶的溝通。互金協會成立以來在行業自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缺乏與公眾的溝通。協會應當讓互金用戶了解這一步在做什么,下一步將做什么,目的在于什么,讓互金用戶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政策預期。這對于保障用戶的利益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