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鹿集團兌付危機仍在繼續。昨日,快鹿公布了一批涉及9人25億元的應收債權追討名單,其中多為快鹿內部人士或關聯企業高管。內部管理混亂、風控缺失等問題暴露無遺。而在分析人士看來,這或許是快鹿方面引導輿論走向、拖延兌付的把戲。
向9人追討25億債務
快鹿集團兌付危機似是一出永不落幕的宮斗劇??炻辜瘓F曝出的一批債權追討名單,再次使其成為輿論的焦點。昨日,快鹿在其官網發布公告宣布成立債權追討委員會,由快鹿董事局主席徐琪擔任負責人,并發布了第一批債權追討名單,9位債務人共涉及資金達25億元。公告還稱,加上涉嫌詐騙香港上市公司的金額,總金額可能達到近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追討名單中多為快鹿集團內部人士或關聯企業人士。其中曾任上海當天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邵永華涉及金額15.75億元,曾任快鹿集團董事局主席、金鹿財行董事長的韋炎平也在追討名單之列,快鹿稱韋炎平向公司個人借款和挪用公款總計5981萬元。而上海當天與上海金鹿都曾是快鹿集團旗下公司。
快鹿公告詳細公布了各債務人的家庭住址、辦公地址以及聯系方式。并表示對于提供線索的人,快鹿還提供獎勵,最高達50萬元以上,甚至是追繳資金的10%-15%。具體為對目前逃跑、失聯的債務人,提供這些人士在境外的詳細工作地點、住處、資產、資金等,提供重要有價值線索的,獎勵50萬元以上。對廣大投資人幫助直接追回現金或者有價值資產的,將直接按優先歸還投資人本金外一次性獎勵10%-15%。
暴露風控、管理問題
快鹿集團內部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賬面窟窿?分析人士認為,在債務窟窿背后,也揭示了其內部管理混亂以及風控不當的糟糕狀況。
在快鹿公布的這份債務人名單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涉及借款企業逾期未還的金額不到5億元,包括上海三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法人顧建國、上海洋壘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凌云偉等人。而快鹿集團關聯企業和內部人士涉及的資金達20億元??炻狗Q,香港上市公司大中華金融董事長、董事局主席邵永華,董事兼CEO陳寧迪,以及執行董事劉克泉,與快鹿集團旗下上海新盛典當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國鋒涉嫌合謀參與詐騙大中華金融股份,而韋炎平涉嫌拖欠個人借款和挪用公款。
對此,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馬駿表示,這份名單中的債務人很多是快鹿關聯企業的高管,這反映了快鹿內部管理混亂,風控管理缺失,才使得這些人能拿到這么多的資金。馬駿認為,有些也可能是以債權轉讓的方式幫一些公司去借款的,但是現在快鹿集團發生了內斗,誰也搞不清到底發生了什么。展現給公眾和投資人的只是快鹿集團混亂的內部管理,這也是快鹿前期擴張過快、風控缺失造成的。
事實上,自6月以來,快鹿集團的宮斗戲碼一出接著一出。今年6月29日下發對董事局主席徐琪的免職公告,而在3天之后,重新任命徐琪為董事局主席,授予徐琪對集團和相關九大核心公司及相關子公司、關聯公司的絕對決策權。在快鹿集團7月1日的公告中,提到免除韋炎平、黃家騮等4人在快鹿集團相關的一切職務,免除韋炎平在投資事件管理委員會的職務。
公告中快鹿方面稱,刊登債務人名單和金額,是為借助投資人、媒體力量,使在外資金盡快追回,早日兌現投資人資金。而在馬駿看來,快鹿此舉可能也是集團現任管理者徐琪想通過輿論給這些債務人施壓,使其還款。同時也將輿論風波從快鹿集團轉向了這些借款人。如果這些債務人拒還,也為快鹿之后的清盤走向包括監管怎么介入,引導了一個方向。
被指拖延兌付把戲
不管上演什么戲碼,快鹿的兌付能否成行才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徐琪此前曾多次表示,會在2016年10月1日之前全面啟動兌付。而自快鹿兌付危機以來的一系列表現來看,市場對快鹿兌付存在諸多質疑。網貸315首席信息官李子川認為,快鹿系公司或者高管借款是明顯的自融行為,公布應收債權名單劃清界限不能撇清自身責任,內部混亂,業務板塊虛假經營損害社會利益,這是盲目擴張玩弄資本游戲的后果。
此次公布債務人名單對于兌付工作是否有影響,馬駿表示,對兌付有一定幫助,主要看輿論壓力對這些債務人的影響有多大。但事實上,這些人到底為何借款,資金又去向了何處都無從得知。如果他們沒能力償還借款的話,往下走也是一個死結,而這些被公布的人也會打擊報復。
在李子川看來,快鹿內部爭斗不應由社會投資人買單,公布欺詐對象及未來償還手段,只是期望洗白自身,對實際兌付也只是大餅的意義,存在此類問題的平臺不在少數,更多的還未曝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