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本世紀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爆發了一場“中國向何處去”:是強化各級政府和國有經濟對社會經濟的掌控,向國家資本主義倒退,以致陷入權貴資本主義的泥坑,還是推進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的大爭論。
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用“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做出了明確響亮的回答。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制訂了總體方案。這樣,我們在今年迎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國開始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在2020年前完成的改革多達336項。這么多項改革應該從哪里著手呢?一方面,經濟社會體系的改革不能單項突進,而要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的改革配套進行;另一方面,又不能夠四面出擊,面面俱到,分散地使用力量。
因此,對于其間每一個階段的最小一攬子改革方案,需要做認真的研究。每一個階段,應當選擇一些最為重要和關聯性最強的改革項目率先進行改革,使發展和改革盡早進入良性循環,保證市場體系建設由低到高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