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在政策的執行當中,個別城市仍然設置各種限制條件。一位長期從事二手車交易的胡姓經紀人證實,實際上,盡管省市都有相關解禁限遷的政策,但是各個城市執行的標準完全不一樣,如果個人要向本地遷入一輛二手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以最先解禁限遷的新疆為例,大量外地二手車的涌入讓地方落戶政策迅速收緊。此后像山東、吉林、內蒙古等省份的中小型城市也是不愿看到老舊車大量涌入,設置了不同的限制遷入條款。目前,北京國二、國三排放的二手車外遷已經越來越難,黃標車外遷幾乎沒有可能。即使是當下已經解禁限遷的城市,遷入政策也是時緊時松,讓二手車經紀人琢磨不定。
政策執行不力或催生腐敗
正是“國八條”執行的不力,目前二手車交易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從最新的統計來看,6月之后,北京二手車外遷率逐月攀升,但是交易仍然不活躍,交易量一直處于負增長。全國范圍來看,二手車交易量雖然保持了增長的趨勢,但有的省市交易量卻開始出現了下降,讓業界并不看好第四季度的二手車市場總體表現。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顯示,截至8月份,2016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649.9萬輛,同比增長6.53%。目前來看,影響二手車當下交易量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限遷的市場環境。如果第四季度外遷市場持續惡化,預計全年或將難以完成1000萬輛交易量,與“汽車大國”地位實在不相稱。2015年,國內新車年銷量已經突破2400萬輛,乘用車保有量也已達到1.46億輛,而二手車流通不暢或將成為制約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普遍認為,制約二手車外遷的仍然是地方保護主義,一些省市市場限制外地二手車遷入的主要原因,一是影響當地新車銷售量;二是目前大量環保不達標車輛遷入對于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目前大部分省市市場執行政策的實際情況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受此影響,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開始出現一種怪現象,個別二手車從業人員利用權錢交易,打通遷入門檻,把別人不能正常遷入的車輛遷入本地,滋生了新的腐敗。 一些二手車經紀人對北青報記者抱怨,中國汽車市場30多年,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實際上是一種倒退。
交易量何時能超千萬輛
為什么有如此說法呢?縱觀全球汽車市場,在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定階段,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將進入高速期,直至超過新車銷量。而在中國市場,盡管新車銷量超過2400萬輛,增長幅度收縮至個位數,但是二手車交易量增長仍然在低位徘徊。究其原因,一是二手車交易繁瑣,涉及二手車交易過戶存在多個部門重疊,導致二手車交易效率低下;二是二手車稅制改革止步不前,難以形成統一的二手車大市場環境。
以當下發展風頭正勁的電商平臺瓜子二手車和人人車為例,盡管在初期業務量急劇攀升,但是目前也開始遇到發展的瓶頸。原因是二手車交易環節繁瑣,造成平臺上單車交易成本過高,成交率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不僅如此,各地交易過戶政策的不一致也是導致其遇到發展瓶頸的一個原因。兩家平臺都在不同場合承認,目前平臺交易的2%的傭金服務費難以實現盈利,只能寄希望于金融服務及衍生產品。針對當下的二手車市場環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協同會員單位,向國家有關部門提請建議,擬以二手車稅收及零時產權等多項政策改革措施,打破多年籠罩在二手車市場上的桎梏。
一些行業人士預測認為,隨著汽車市場逐步邁向成熟,二手車及汽車金融將成為汽車市場的兩大支撐。而“二手車交易量何時才能突破千萬輛”不僅是二手車行業內的呼聲,也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