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縣委書記稱貧困戶“不感恩”需加強教育的話題引發(fā)熱議,有網友認為,身為黨員干部,在說貧困戶不知感恩的時候,又反思過自己若有感恩之心就應該懂得付出,何必在乎貧困戶“不感恩”?居高臨下,以施舍者的口吻談感恩,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扶貧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由政府主導,參與扶貧的人員,純粹是在執(zhí)行組織有關扶貧的安排部署,由此可見,扶貧不是個人行為,這與民間志愿者不一樣,扶貧完全是幫扶人員的分內工作,是職責所在。
正因為是組織安排去扶貧,貧困戶需向誰感恩?黨的扶貧政策深得民心,落實好扶貧政策,實現(xiàn)貧困戶如期脫貧并且不返貧就是目標,無需空談感恩。貧困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既貧困又看不到希望,所以,有一種說法叫扶貧先扶志,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至關重要。
在扶貧過程中,倒是幫扶干部與貧困戶之間相互信任、密切配合很重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做到齊心協(xié)力,幫扶人員豈能高高在上?幫扶人與貧困戶人格是平等的,最好少談感恩多講盡責。(黃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