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好“一”支隊伍。成立局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選派政治素質好、宗旨意識強、吃苦耐勞、組織協調能力強、有農村工作經驗的人員組建工作隊,派駐2名機關干部,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
二是創新“二”個載體。以PPP模式和實施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為載體,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建設,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同時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統籌項目安排,已安排脫貧項目資金56216萬元。
三是完善“三”個機制。完善履職盡責機制、干部監督機制和黨員干部調研機制,深入開展調查、準確制訂方案,派駐到村的干部每月填報工作日志,保證2/3以上的時間駐村。加大對駐村干部到崗情況的抽查力度,目前主要領導到村調研指導9次, “第一書記”每月駐村工作20天以上。
四是著力“四”個驅動。以新村建設為“著力點”撬動、路網建設為“牽引線”拉動、產業發展為“示范片”帶動、精準政策為“保障面”推動,形成“點-線-片-面”合力推動的格局,幫助中心村引進項目資金954.8萬元。
五是落實“五”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脫貧成效精準。48名機關干部與中心村、漁池村、大云村、張永村的140戶貧困戶結成對子,到位幫扶資金5.6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