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許多企業都發現了互聯網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億海藍作為行業的領跑者,當然也不會錯失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充分利用企業優勢,為用戶提供精準的線上服務。
互聯網旋風,滲透進了很多傳統行業。互聯網+航運被認為是行業轉型發展中的“黑馬”。 國內現有的“互聯網+航運”共有四大業務模式:信息查詢類;船公司在線訂艙平臺;貨代間交易平臺;外貿企業一站式航運服務平臺。
2003年成立以來,億海藍做了三件事:航運大數據、航運電商平臺、航運物流金融。2004年,億海藍旗下“船訊網”開始提供AIS船位追蹤服務。2011年,億海藍“快艙網”上線,支持線上訂艙、支付及貨物跟蹤。2015年,億海藍在新三板上市,并完成兩輪融資。
億海藍總裁韓斌指出:我國海運物流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配套的貨代、車隊等中間環節整體處在小而散的狀態,難以整合形成集約化優勢,從而造成效率較低、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物流企業不賺錢的“多輸”局面。縱觀市面上大批為提升效率的產品,更多的著力點都放在單一環節的上下游信息流通上。而去年底在新三板掛牌的億海藍,卻打算從協同本身做起。億海藍旗下代表性的產品中,無論是基于船舶定位軌跡回放等大數據服務船訊網,還是給用戶提供門到門的貨物跟蹤服務,億海藍都在圍繞客戶需求構建整個協同鏈條。
而整個航運鏈條上有三個關鍵的主體:貨主、船公司和車隊。貨主是運輸需求的源頭,船公司提供海上運輸服務,車隊則完成路上運輸。億海藍以協同為核心,以交易為切入點,圍繞這三個主體,提供三個主要的平臺,連接貨主的ElaneLink,連接船公司的快艙網,連接車隊的拖車寶。
正是億海藍這一系列的布局,讓其抓住機遇,在行業中迅速崛起,在競爭中擁有了主動權,為億海藍長遠的發展,有了一個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