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緊緊瞄準PPP項目融資這一關鍵環節,積極創新三個渠道,推動財金政策結合、產投融結合、政銀企結合,實現激勵相容、共擔共贏。
一是創新利益融合渠道,設立運作PPP發展基金。為緩解PPP項目融資難題,提高PPP項目融資的可獲得性,省政府率先在全國設立了PPP發展基金,2015年首期已募集到位400億元,并爭取用2—3年時間,吸引各類資本1120億元,最終達到1200億元規模。目前該基金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已參股發起設立12只子基金,并與項目庫中26個項目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擬投資207億元。通過社會資本先投、PPP基金跟投,較好實現了產業、金融等各類資本利益融合、形成合力。
二是創新合作對接渠道,積極搭建融資服務平臺。積極與省金融管理機構和駐魯各大銀行、PPP發展基金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準確掌握金融機構的融資政策與需求,探索開發符合PPP項目融資特點的金融產品。為更好整合利用全省金融資源,幫助項目與資金精準對接,今年4月28日聯合有關部門舉辦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融資推介會,一籃子推出成熟項目102個,融資需求558億元,吸引了眾多銀行、專業投資機構深入合作。其中32個項目現場簽約,完成融資136億元,搭建起資源共享、覆蓋全面的融資服務平臺。舉辦PPP投融資高峰論壇,邀請金融界、學術界、實業界等各方專家,共同為山東PPP項目投融資支招獻策,探索PPP投融資發展新路徑。
三是創新交流對話渠道,積極拓展國際金融市場。充分利用財金對外交流平臺,千方百計利用各種機會,主動對話PPP融資支持基金、英中貿易協會、香港貿發局、世界銀行PPP業務局、全球基礎設施基金、日本瑞穗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內外機構,篩選推薦優質項目,推動更多項目“走出去”,積極對接國際金融市場,提高山東PPP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目前,已有2個項目進入PPP融資支持基金備選,1個項目進入全球基礎設施基金備選;并與世界銀行、日本瑞穗銀行、香港投資方達成多個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