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近日,省財政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就業資金管理辦法,優化資金管理服務流程,強化就業補助信息公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多方面積極性,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一、完善就業補助資金審核撥付流程。一是建立就業補助資金全程信息化審核機制。對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等各類補貼申請材料,全程通過公共就業人才管理服務信息系統進行審核審批,切實提高審核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簡化就業補助資金申領程序。持《就業創業證》的個人申領就業補助,不再要求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各市、縣職能部門能通過部門內部、系統內部或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報省級同意后可不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三是降低部分就業補助申領門檻。發放職業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時不再與考核培訓后的就業創業情況掛鉤,受訓學員經考核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后,即可申請培訓補貼。
二、加大就業補助資金信息公開力度。一是公開就業目標任務。各地通過當地媒體、部門網站等渠道及時向社會公開年度就業工作總體目標、工作任務完成等情況。二是公開就業補助對象信息。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通過官方網站向社會公示享受補貼的單位名稱或人員名單、補貼標準、補助金額等,切實提高就業創業政策執行的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加大對就業補助信息公開考核力度。省級將各市、縣就業補助資金信息公開情況納入全省就業工作考核范圍,督促各地及時全面公開就業補助信息。
三、強化就業績效導向、結果導向運用。一是建立完善科學規范的就業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確定就業補助資金的績效管理目標。二是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省級定期委托第三方對各地就業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與省級就業補助資金分配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