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季節里,來到瑞昌市橫港鎮遠景村百畝白茶種植基地,只見一行行白茶長勢喜人,工人們正掄著鋤頭,繁忙有序地給白茶除草施肥。村委會江圣開介紹說,這個項目通過種植大戶帶領6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或者資金入股的方式創辦而成,預計兩年后可實現開采。
無獨有偶。眼下,在瑞昌市橫立山鄉全勝辣椒種植基地內,首批高山辣椒剛剛完成完成采收,許多農民正蹲在山地里給辣椒除草。種植大戶田國勝介紹道,辣椒基地里80%以上的勞力都是當地的扶貧對象。65歲的扶貧對象曹水香介紹,她丈夫因為中風和冠心病,兩年來治病花了幾萬元錢。多虧了能來辣椒基地干活兒,每月能有七八百元的報酬,幾個月也就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了。68歲的田宗林同樣也是扶貧對象,他介紹,辣椒基地的活兒其實并不重,播種、施肥、除草、采收……這些大家都是行家里手,每月能拿到這么多的“活錢”,他的內心很是滿足。
今年以來,瑞昌市在打響精準扶貧攻堅中,把產業扶貧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減貧的重要舉措,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著力構建“一村一業”、“一戶一品”的產業格局,全力幫助貧困戶拔出“窮根”、脫貧致富奔小康。針對有意愿、有能力的貧困戶,該市聯合農業企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積極構建“1+N”模式,即“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種養大戶+貧困戶”,通過企業“帶著幫”、合作社“連著幫”、種養大戶“示范幫”,引導貧困戶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產業,同時,無償提供種苗、基地、培訓、無息貸款支持,為貧困戶創業解決了后顧之憂,目前,各地已形成油茶、辣椒、花卉、水稻、生豬、牛羊等脫貧致富產業。針對能力不足、身體不好的貧困戶,一是通過開設培訓班、實施“雨露計劃”等,幫助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就業能力;二是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開設保潔員、農家書屋管理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三是加強就業對接,幫助他們入園區進企業或者到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社基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