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公共經濟、金融與治理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2016年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中,對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市政府財政透明度進行綜合排名,武漢位列全國第5,在2013年位列第58名、2014年位列第10名、2015年位列第6名的基礎上,又取得新的成績。
報告指出,不管是從總得分還是細項得分來看,相比于去年,地級及以上市政府在財政透明度建設上有了比較明顯的改進。將得分換算為百分制,得分超過60分的城市共有63個,得分超過70分的城市20個,其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珠海、武漢。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程的推進,社會各界對財政信息公開的期望和呼聲也越來越高。提高財政透明度,積極打造“陽光財政”是保障群眾能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最有效途徑。近年來,武漢市按照“積極穩妥、逐步推進”的原則,進一步加大了財政信息公開的力度。
一是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預決算信息公開的通知》、《關于做好市級財政專項資金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武漢市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考核辦法(試行)》等文件,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公開主體、公開內容、公開時限,統一公開方式,并對市直部門和各區公開情況開展巡查考核,通報考核結果。制定市財政局2016年度信息公開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將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健全信息公開長效機制,扎實將中央、省關于財政信息公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二是繼續豐富公開形式。繼續豐富公開的渠道,堅持將政府預決算信息在網上公開與圖書館、檔案館電子設備查詢實現同步,方便公眾查詢。運用武漢市財政支持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管理平臺,及時對資金的申請標準、申報流程、審批結果進行公開。加大政務微信、《武漢財政動態》等載體宣傳力度,及時將預算執行情況、出臺重大政策、財政工作動態等向社會公開。
三是提高財政信息公開完整性和通俗性。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四本賬”全口徑公開,推進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全公開,對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年度安排和執行情況等信息及時公開。細化預決算公開內容,政府及部門預決算細化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加大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力度,推進涵蓋采購預算到采購過程及采購結果的全過程信息公開。同時,通過采取新聞發布、在線交流等形式,對社會關注的重點信息加強解讀。
通過不斷強化相關措施,2016年以來,除涉密部門外,91個市直部門單位統一公開部門預算,其中88個部門公開“三公”經費預算(2家差額預算單位、1家非預算管理部門除外)。督促市直部門(單位)在各自門戶網站和武漢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上公開財政專項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發布政府采購信息3010條,公開市直各預算部門(單位)完成的政府采購項目994個。
下一步,武漢市將以《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13號)為指導,按照擴大預算公開范圍、拓展預算信息公開領域、細化預算公開內容、推進基層預算信息公開、規范預算公開方式、加快預算公開進度、健全預算公開制度和做好保密審查工作等八個方面的要求,認真對照自查,找出短板,進一步在公開深度、政策剛性和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政府財政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