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化州市積極響應省、茂名市的決策部署,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創新之策,全力以赴,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以教育創強為抓手,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健康發展的成功之路。近日,化州市被授予“廣東省教育強縣(市、區)”稱號。
一、領導重視,凝聚群力,合力創強。2012年7月,化州市召開了創建教育強市動員大會,對教育創強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成立了化州市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同時,把各鎮(區、街道)、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落實教育創強工作情況納入考核,對創建工作不力、工作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對問題突出的列為當年考核不合格等次,并予以嚴肅處理。
二、政策支撐,完善機制,落實責任。為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地位不動搖,化州市先后出臺了《化州市規范化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化州市創建教育強市工作方案》、《化州市教育創強項目建設規劃方案》等有關教育創強的政策文件,同時通過落實市、鎮、部門班子領導掛鉤聯系學校制度,建立“倒逼落實”機制,成立項目建設專項督查小組,實施《教育創強工作量化評分考核辦法》,加強督查、指導力度,確保項目建設如期推進。
三、依法投入,多元籌資,奮力創強。化州市拓寬思路,創新機制,千方百計加大教育投入。據統計,2012年以來,化州市累計投入“創強”資金約12.3億元。
(一)落實教育經費,確保“三個增長”。近三年,化州市堅持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一是教育經費財政撥款增長比例均高于當年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比例。2012年至2014年,教育財政撥款分別為92016萬元、114959萬元、15448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07%、24.93%、34.38%,每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達35%以上。二是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逐年增長。2012年至2014年,小學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2924.02元、3345.61元、5902.73元;初中分別為:2929.2元、3635.08元、6054.62元;普通高中分別為:3235.03元、3304.49元、3968.98元;中職學校分別為6574.54元、6585.8元、6590.7元。三是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逐年增長。2012年至2014年小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分別為:664.94元、750.47元、1797.95元;初中分別為:864.31元、1157.96元、2391.03元;普通高中分別為:739.09元、740.6元、752.46元;中職學校分別為:4470.42元、4474.47元、4480.5元。
(二)嚴格執行各類學校學生資助制度。2012年至2014年,全市享受義務教育資助學生累計達58140人次,資助金額達2288.4萬元。2014年全市發放中職學校享受國家助學金639.6萬元;發放高中助學金1328.63萬元;發放學前教育助學金199.92萬元。
(三)創新機制,千方百計籌措教育資金。化州市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時,廣泛發動,籌措資金,投入學校建設。2012年以來,全市捐資約3億元。為解決“用地難”問題,全市群眾為學校捐地、征地約500畝。此外,化州市大膽創新教育與企業共贏發展新模式,大力倡導吸引民資、民企合作辦學。2012年12月,廣東省鴻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啟勝先生投資6000萬元捐建化州市橘州小學。鑒江開發區東方紅村委開創了政府企業聯合辦學的先河,與平安保險公司合作建設東方紅平安希望小學。
(四)實施四大工程,建設美麗新校園。一是投入資金4.48億元新建校舍159幢32萬平方米;二是投入資金4.47億元進行校舍維修改造和運動場建設,全市維修改造項目近3000個,其中新建塑膠運動場65個;三是投入資金4636萬元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校園文化,全市校園干凈整潔、美觀有序;四是投入資金2.88億用于新增電教儀器裝備和功能室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