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畔,夜色中的鄉韻農莊燈火通明,帶車庫的5層小樓能同時容納18桌游客用餐,客房一共有34個床位。
“2011年,政府開始鼓勵農民開農家樂,省市縣都有真金白銀的補助獎勵。”鄉韻農莊老板娘宋美君說,去年她家純收入超過30萬元。
鄉韻農莊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鎮齋堂村。宋美君說,村里45戶人家有32戶在經營農家樂,逐漸成規模、上檔次,成為省市縣三級的農家樂示范村,人均年收入超過5萬元,在千島湖鎮名列前茅。
數據顯示,淳安縣登記注冊的農家樂(含民宿)已達475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擁有“天下第一秀水”———千島湖的淳安,走上一條秀水富民的發展之路。
護美綠水青山
“普通的山區縣,特殊的千島湖。”這是對淳安縣情的概括。
淳安縣位于杭州市西南部,1959年為建設新安江水電站,攔壩蓄水而形成千島湖水庫,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千島湖正常蓄水量178億立方米,是太湖的4倍,有3000個杭州西湖大,水體能見度常年保持在9—12米,水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在國家一級水平,在全國61個重點湖泊中名列前茅。同時,全縣林地面積538萬畝,是浙江省森林面積最大的縣,森林覆蓋率達87.3%,景區綠視力達100%,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縣。
“千島湖的優良生態是淳安最突出、最響亮的品牌。把千島湖的青山秀水保護好、利用好是我們的最大責任。”淳安縣財政局長毛夏平說。
“十二五”期間,淳安縣財政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達到27.66億元,年均增長34%。
從2012年起,千島湖被列入國家重點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累計5.2億元。
“十二五”期間,淳安縣獲得浙江省及杭州市生態環保財力轉移支付資金累計達到12.6億元。另外,2011年以來,國家、省、市、縣分別完善了相應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累計投入淳安縣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75億元。
2015年,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7.14億元的情況下,淳安縣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就超過10億元。
在宋美君家一層,可以看到有新建痕跡的水泥管道和井蓋。“這是政府給各家各戶修的污水處理設施,都有補助。有了它,洗菜、做飯等生活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湖里,而是通過這個污水處理管道進行多級過濾,再流到村里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后才能排出。”宋美君說。
這樣的污水處理設施已經覆蓋淳安縣95%的農戶,配合深化清潔鄉村、農村垃圾分類、湖面垃圾潔化等工程措施,縣域內的農村環境大幅改善。
近年來,“治水護水”“育林造林”“清潔整治”等措施的落實,給淳安留下一湖碧水、滿目青山、富麗鄉村。
此外,淳安縣靈活運用稅收杠桿,促進有利于生態環保的生產消費行為,淘汰落后污染產能;實行按照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征收排污費的辦法,在“十二五”期間共征收總量排污費822萬元,年均下降9.3%;進一步探索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已實現排污權初始交易37筆,交易額1075萬元。
鋪就綠色致富路
在千島湖環湖公路兩側鋪設的騎行綠道上,一撥撥騎行愛好者悠悠騎過。
這條在2014年10月全線貫通的騎行綠道,環湖主線全長150公里,在風景特別好的地方搭建有觀景臺,方便騎行者欣賞湖光山色,每隔7公里左右設立環湖驛站,提供餐飲、露營、自行車租賃、維修、旅游咨詢等服務。
“以前游客大多是在湖邊看看風景,再坐船去湖心島上轉轉,當天就離開了。”淳安縣千島湖風景旅游委員會形象推廣中心主任鄧鋒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游客喜歡在環湖綠道上騎著自行車慢賞風景,再沿著綠道支線、延伸線向周邊鄉鎮進一步探索,來個不少于兩三天的深度游。
在一處環湖驛站,有一幅千島湖綠道的建設規劃圖,綠道按照“環+放射”的總體布局,除了150公里的環湖主線外,還規劃建設向周邊區域放射狀的支線、延伸線,形成一個輻射面積廣闊的縣域綠道網絡。
鄧鋒告訴記者,綠道網絡將沿線周邊的景區景點、農家樂、田園果園、度假村、民宿串聯到一起,滿足了游客騎行、登山、漂流、采摘等多樣化旅游需求。2015年,全縣接待騎行游客75萬人次,帶動直接經濟收入3000多萬元。“在千島湖,休閑度假游正在逐步成為主流,旅游產業正在向更高端邁進。”
此外,伴隨著綠道支線、延伸線的相繼開通,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在綠道沿線和輻射范圍內進行環境整治,建設景觀項目,形成處處皆景、村村如畫,當地農民在享受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之外,增收致富的條件也越來越好。
“綠道修建之后,沿線農家樂如雨后春筍。”鄧鋒介紹說,游客住在農家、食在農家,也順帶買走大量的柑橘、枇杷、土酒、麻酥糖等當地土特產,綠道成了當地村民的致富路。
“一擔枇杷兩頭豬。”宋美君說,枇杷60塊錢一斤,每戶賣四五萬元是常事。
靠山吃山發展生態農業
環繞千島湖的群山,生長著大量高山野生山茶樹,山茶籽壓榨出來的山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天然植物油之首。
杭州千島湖瑤記實業有限公司主營山茶油深加工,去年年底成為淳安縣縣級農業產業基金首批支持對象。
“2015年11月,縣里的農業產業基金第一批500萬元貸款發放下來,解決了流動資金問題,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了當年的山茶籽收購。”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何浙華說,按照合同規定,分批下達的2000萬元貸款將用于山茶籽收購、產品推廣和設備更新。
這家淳安縣土生土長的山茶油生產企業,從小作坊做起,一步步做大規模創立品牌,2015年又邁出重要一步——自己投入5000萬元,建成全縣最大的山茶油加工廠。
淳安縣財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千島湖地區的山茶油普遍由村里的小油坊生產,質量難以保證,市場競爭力不強。通過農業產業基金扶持瑤記這樣的龍頭企業,能夠把千島湖山茶油生態品牌做大做強。同時,對于種植山茶樹的農民來說,規?;髽I的收購數量、價格相對穩定,收入也更加有保障。
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強勢?淳安縣的一個對策是:實施經濟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淳安縣財政局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盤活存量、整合專項資金等方式,在2015年設立了總規模30億元的產業基金,重點扶持文化旅游、水資源、特色農業、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等能夠發揮生態環境優勢的產業和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走在了全省市縣一級的前面。
其中,按照財政投入和社會資金投入1∶9設立的總規模10億元的農業產業基金,重點支持本地特色農產品的品種、品質、品牌培育,引導千島湖特色生態農業走向組織化、規?;a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