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財政部農業司在井岡山市召開部分省市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宜都市作為全省美麗鄉村試點縣市代表參加會議,并在座談會上進行交流發言。
此次座談會議主題是總結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經驗成果,研究完善全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政策,來自河北、遼寧、浙江、湖北等13個省及15個縣市綜改辦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財政部農業司巡視員趙杰同志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近年來,宜都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以創建全省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為契機,全地域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改善村居生態環境、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生態文明引領新農村建設轉型升級之路。
一是明確職責分工,建立上下聯動機制。按照市級統籌、鄉鎮協調、村級主導、全民參與的原則,明確市級政府及部門主要是制定方案、籌措資金、組織統籌、項目審批、指導監督等;鄉級政府及部門主要做好規劃引導、項目協調、監管項目與資金落實、檢查驗收等;村級組織主要做好民主議事、制定規劃、組織實施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擇優遴選項目,實行全程動態監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重點把好三關,即:嚴把項目“立項關”,在村民代表民主議事、定事和鄉鎮推薦基礎上,綜合考慮各村自然資源、產業特色、村兩委班子戰斗力等因素,遵循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擇優確定試點村;嚴把項目建設“公示關”,對項目議事、招標、結算、資金撥付等情況及時在村務公開欄予以公示;嚴把項目“績效關”,市、鄉兩級全程跟蹤監督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對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行績效評價全覆蓋。
三是注重示范引領,建設特色美麗鄉村。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四園”模式,著力打造了一批生態優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示范村。首先是以改善人居環境、創建文明新村為抓手,著力打造吳家崗、響水洞村等文明和諧示范園;其次是以助推 “一村一品”生態農業發展、建設“精品果園、高效茶園、安全菜園”為切入點,打造架鍋山、潘家灣等農業精品示范園;然后是以山水資源和產業優勢為依托,打造九道河、聶家河村等集“鄉村休閑+農業觀光”為一體的休閑觀光示范園;最后是以體驗鄉風民俗、傳承鄉土文化為結合點,打造呂家坳、青林寺村等傳統文化示范園。
四是高效整合資源,引導社會多元投入。在資金統籌方式上不斷創新,建立了“財政投入、村民籌資、集體自籌、部門幫扶、社會投資”等多元投入機制。按照渠道不亂、業主不變,優勢互補的原則,高效整合各類涉農專項資金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集聚,形成合力。2014-2015年,市財政部門累計投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6200多萬元,整合其他涉農專項資金近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資78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