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州市財政投入34.4億元支持創新型城市建設。市本級科學技術總支出34.4億元,加上轉移支付區級37.3億元,總投入71.7億元,支持“1+9”科技創新系列政策,落實財政科技經費和孵化器雙倍增計劃。
(一)投入3.1億元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及推動創新型企業與科技小巨人專項建設。目前在穗工作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41人,累計引進和培養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29名,培養青年科技帶頭人502名。
(二)投入8.1億元用于多用途計算機系統芯片研發、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建設和應用推廣。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連續5次蟬聯世界第一,累計用戶超過580家。
(三)投入12億元產學研協同創新重大專項資金,組織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促進醫藥新技術、高性能工業機器人等項目的研發和產業化;廣州地區30余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聯合成立了廣州校地協同創新聯盟,并組建了12個協同創新中心。
(四)投入21.9億元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專項資金。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大力拓展眾創空間,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約260家,新增孵化器3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650萬平方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600億元。
(五)投入5.7億元科技與金融結合專項資金。廣州地區銀行機構獲批6家科技支行,創新科技信貸產品30余種,為約600家企業提供銀行授信80億元。
(六)投入3.6億元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投入0.7億元專利工作專項資金。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37.7%和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