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16家上市銀行中已經有11家公布2015年年報,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平安、中信、光大、招行、民生和浦發6家股份制銀行。盡管11家銀行去年凈賺1.18萬億元,在已經公布業績的A股全部上市公司中仍然占據半壁江山,但從凈利潤增速來看,除了平安銀行(10.52, -0.07, -0.66%)險守兩位數增速,其余均為個位數增長,工農中建四大行凈利潤增速降至1%以下,逼近零增長。備受關注的不良貸款比例均快速增長,多數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已經逼近150%的監管紅線。
在宏觀經濟下行、資產質量惡化、行業競爭激烈和央行降息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滑較大。年報顯示,平安銀行凈利增速維持兩位數,也僅有10.42%。浦發、招行、民生、光大、中信凈利增速分別為7.61%、3.51%、3.51%、2.23%、115%,比之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除了交行凈利增速達到1.03%外,工、農、中、建四大行凈利潤均逼近零增長,分別為0.5%、0.7%、0.74%、0.14%。業內預測,根據上市銀行2015年業績增速趨零的態勢,銀行出現年度負增長將是遲早的事。
“在經濟下行引發資產質量壓力上升和利率市場化導致凈息差縮窄雙重壓力之下,銀行凈利潤實現了增長,凈利增速卻呈現出逐季下滑。”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綜合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整個銀行業都在“過冬”。
更讓銀行業煩惱的是,不良貸款比例也在持續攀升,這也是銀行利潤被蠶食的重要原因。
國有五大行中,中行的不良貸款率最低為1.43%,其余四大行均超過了1.5%,而五大行去年累計增加的不良貸款總額高達2393億元。股份制銀行中,中信、平安不良貸款率低于1.5%,其余均在1.6%左右。伴隨著不良貸款境況持續惡化,上市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也均逼近150%的監管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央企“限薪令”之下,上市銀行高管薪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統計顯示,11家上市銀行高管2015年年度報酬總額為2.82億元,比2014年的3.61億元下降21.89%。其中浦發銀行(17.580, -0.11,-0.62%)高管年度薪酬降幅接近六成。僅有招商、中信高管年度薪酬略微增長。
銀行董事長和行長級別的年度薪酬降幅更大,多數遭到腰斬。其中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和行長易會滿去年的稅前合計總薪酬都是54.68萬元,其中已支付的稅前薪酬為44.8萬元。而“限薪令”前,姜建清和易會滿2014年的稅前總薪酬分別是總薪酬分別是113.9萬元和108.9萬元。建行董事長王洪章的稅前總薪酬從115萬元降到了59.88萬元。交行董事長牛錫明和行長彭純2015年領取稅前總薪酬均為52.57萬元,而在2014年年報中,二人分別為105.85萬元和100.76萬元。中行董事長田國立和行長陳四清的2015年稅前總薪酬分別是61.79萬元和61.33萬元,2014年兩人的稅前合計薪酬分別是118.08萬元和108.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