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也許中國的超級富豪可以借鑒歐洲傳統富裕世家的經驗:當年,他們經歷戰事和政局動蕩,但最終安然度過,財力更上層樓。對新富階層來說,能夠揮霍就代表成功。然而,傳統的富貴之家都明白,對待財富應該緘默、低調,與世無爭。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美國一位億萬富豪警告:“若社會過度不平等,就會出現革命,或形成警察國家。”
但在中國內地,超級富豪絲毫不擔心會出現上述兩種情況;光看他們收藏和品嘗的蘇格蘭威士忌類型就知道了。若非富可敵國,根本買不起這種酒。
酒瓶上的標簽是這樣寫的:“此威士忌于1948年及1961年蒸餾,特為紀念王儲威爾斯親王與戴安娜•史賓沙于1981年7月29日大婚而調制。史翠艾拉蒸餾廠(Strathisla)出品,于1981年由蘇格蘭埃爾金的高登麥克菲爾(Gordon & MacPhail)裝瓶。"
酒類拍賣公司Dragon 8 Auctions創辦人兼董事吉爾·蘭伯特-施瓦茲(Gil Lempert-Schwarz)說,這種有歷史意義的酒品是無價之寶。他對中國1%人口鐘情的葡萄酒和烈酒特別有研究:“現在已沒有多少珍品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了。他們已經將目光從優質葡萄酒轉移到珍罕的烈酒。"
他如此解釋上述蘇格蘭威士忌的尊貴之處:“為王儲婚宴準備的酒來自兩個酒桶,僅裝了五百瓶,沒有人知道現在還剩下多少瓶。1948和1961是分別是新郎新娘的出生年份,也是兩桶酒的釀造年份。"他連報價都懶。買家會不惜一切購下心頭好,就像中國一位互聯網巨富那樣。
酒類價格很高,波動也很劇烈。 2005年,一瓶1926年份的麥卡倫珍稀系列(Macallan Fine & Rare)便以5萬3414美元售出,創下全球紀錄。十年后,標簽萊儷(Lalique)水晶瓶裝的單瓶大瓶裝麥卡倫M,以破紀錄的62萬8205美元在香港售出。
盡管市場波動,炫富行為仍然對中國的形象構成問題。中國政府希望盡可能遏制炫富之風,以免引起世界其他地方的輕蔑和嘲笑。
《公主我最大》(Ultra Rich Asian Girls of Vancouver)是其中一個收視較高的華人炫富真人秀。節目追蹤六位來自內地富裕家庭的年輕女子,拍攝她們吃喝玩樂、搜購物業的情況。
別把這節目和《真主婦》(Real Housewives)系列搞混了;在《真主婦》節目中,一名主婦坦言她的主要收入來自“兩次離婚"。它也有別于展示比華利山莊精英波斯社群生活的《日落沙哈》(Shahs of Sunset)。三者唯一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追蹤的人物,其生活都圍繞所屬的社會秩序──這一點很重要,如此他們才能在大肆揮霍的同時,獲得一點安全感。
與俄羅斯一樣,新富階層的生活反映資本主義缺失雖多,但仍是唯一可行的制度,唯有資本主義才能滿足人類欲求不滿的普遍心態。
也許中國的超級富豪可以借鑒歐洲傳統富裕世家的經驗:當年,他們經歷戰事和政局動蕩,但最終安然度過,財力更上層樓。對新富階層來說,能夠揮霍就代表成功。然而,傳統的富貴之家都明白,對待財富應該緘默、低調,與世無爭。(文章來源:南早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