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投資編輯約翰•奧瑟茲在撰文中指出,無論是在美國、英國、德國或是日本,正是因為政府絲毫沒有嘗試推出積極財政政策,才迫使央行出面填補空白。既然貨幣政策似乎失去了效力,也許政界人士應該凝聚共識,拿出一些措施,比如對歐洲的銀行進行資本重組,或者重建美國基礎設施。這一觀點值得思考。
注意,前方有劇透。我下面將要透露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經典驚悚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的結局。總共有12個犯罪嫌疑人,真相是他們排著隊把匕首刺入受害者。
對于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市場拋售,至少已有12個犯罪嫌疑人被指認。最令人擔憂的是,他們都對拋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歐佩克
拒絕減產使油價一路下落,跌至幾乎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水平。沒錯,這對消費者和任何石油進口國是一個福音。但是,對其他所有人(尤其是對近年變得依靠能源產業實現增長的美國經濟)來說,短期影響是可怕的。
主權財富基金
主權財富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源自石油美元的財富建立的。油價下跌很可能已迫使許多主權財富基金開始出售。它們一般會首先出售所持投資中流動性最強、且可以獲利的資產,比如日本或美國股票。在日本,主權財富基金的“大甩賣”受到公開指責,被指要對此輪拋售負責。
中國股市
中國A股在泡沫破裂后突然下跌,去年曾引燃擔憂;當局在去年夏秋季節試圖遏止股市下跌,卻沒有成功,這個事實使人們從擔憂轉向震驚。中國健康欠佳的任何信號仍然是引發擔憂的理由——因此今年以來A股再度受挫對所有人造成了損害。
人民幣
人民幣被迫貶值將是一件改變局勢的事情。
美聯儲
這個因素容易解釋。從2009年開始,股市上漲一直追蹤著美聯儲(Fed)資產負債表的膨脹。大家都對美聯儲最終加息之后會發生什么心存恐懼。結果美聯儲拖延了太久才開始加息,而就在它終于開始加息之際,就業增長趨緩和庫存積壓暗示美國經濟周期接近尾聲。美聯儲在去年12月上調利率后,世界各地的高風險資產反應強烈。
企業盈利
在過去幾個星期的噪音中,有關美國企業盈利能力的消息被淹沒了。如果業績還算不錯的話,這些消息不至于被淹沒。但實情是業績糟糕得很。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最新估算,標準普爾500(S&P 500)成份股去年第四季度盈利下降4.1%。在企業本身紛紛發布悲觀預測后,預計當前季度也會很糟糕,同時全年預測正被大幅調低。
負利率
繼歐洲央行(ECB)和瑞典央行(Riksbank)之后,日本也開始實行負利率,這些舉措原本意在展示抗通縮的決心。相反,市場得到的信息是,這些央行準備犧牲銀行業的利潤,即便銀行業在金融危機之后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資本結構調整,特別是在歐洲。結果是銀行股遭到拋售,進而讓很多人相信:這些央行已經耗盡彈藥——如果連負利率都沒有用,他們還能做些什么?
美國經濟
新年伊始,這些壞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計入價格——但主流看法是美國經濟距離衰退還遠得很,而這將限制任何“下行”空間。自那以來數據一直疲軟,對這一判斷構成挑戰。
債券市場
最特別的是,債券市場發出了典型的經濟衰退信號:收益率曲線扁平化——與以往相比,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的收益率之差小得多;歷史上,這可能是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最可靠指標。這加劇了人們的不安。
非理性繁榮
看漲美國的人的一個關鍵論點是,始于2009年的此輪漫長牛市一直遭人“憎恨”——從來就沒什么人信任過它。這暗示著,市場在真正見頂之前還有進一步上行空間。但是,可靠的長期估值指標似乎表明,美國市場嚴重高估,目前處于非理性繁榮的熱潮。市場轉向后,很明顯的是,沒什么人認為還有什么資產便宜得誘人,因此誰也不愿進場買入。(不過,這種說法不適用于歐洲或新興市場,過去幾個月這些市場確實便宜)。
多德-弗蘭克
這是人們常常提及的一個因素。金融危機爆發后重新出爐的監管,成功地勸阻了大型銀行用儲戶的錢打賭,為債券和信貸做市。這降低了銀行的風險,但剝奪了那些市場的流動性,這意味著一旦出現拋售,就可能難以找到買家,進而出現波動和可怕的下跌。
人人有份!
選民們嚇壞了可憐的投資者。美國可能選出社會主義者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金本位制信奉者特德•克魯茲(Ted Cruz)、或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出任美國總統,英國可能投票決定退出歐盟,歐盟內部還存在種種民粹主義運動,這一切都顯示出普通人不滿現狀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種感覺非常情有可原,但它讓資本市場不安。
奇怪的是,這一次沒有人試圖指責賣空者。賣空者肯定活躍于某些市場,想必他們頗為得意。但不同于2008年或大蕭條的是,沒有人試圖責怪他們搞垮任何人。
另外請注意,我在以上清單中只字未提“敘利亞”(堪稱數十年來世界最大的人道主義和地緣政治危機);也沒有提到6個月前還嚇壞所有人的“希臘”。希臘股市是全球年度表現最糟糕的股市,對歐元區來說,希臘問題并未消失。但這些國家的悲慘局勢與過去6個月回蕩于世界市場的警報無關。
而最耐人尋味的是,還有一名嫌疑人基本上未被提及。借用另一本經典英式偵探小說的話,這就像是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小說中沒有吠叫的狗。迄今還沒有人指責政府,或者更準確地說指責他們未能用納稅人的錢去解決問題。
無論是在美國、英國、德國或是日本,正是因為政府絲毫沒有嘗試推出積極財政政策,才迫使央行出面填補空白。既然貨幣政策似乎失去了效力,也許政界人士應該凝聚共識,拿出一些措施,比如對歐洲的銀行進行資本重組,或者重建美國基礎設施。
譯者/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