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人民幣昨跌至逾4年新低,中央雖有能力與意圖在中長期維穩(wěn)人民幣,惟美國加息、內地經濟趨緩,人民幣短期沽壓難消。持有人民幣再非零風險,投資者要多動腦筋管理好個人投資。
中長期雖穩(wěn)健 短期弱勢難改
近期人民幣不斷低走,在岸現貨價昨跌至1美元兌6.4378元人民幣的逾4年新低,離岸價更跌破6.5關。國家外管局雖重申,人民幣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基礎,惟市場仍揣測中央疑允人民幣“漸進式貶值”,有外資投行更大吹淡風,料人民幣明年將見6.9,即較現水平再挫近7%。
惟中央的匯率政策重點之一,仍是促人民幣國際化,此須人民幣匯價中長期穩(wěn)中偏強,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尤其外國央行增持人民幣。中央亦有3.4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作后盾,可在中長期撐人民幣匯價。但短期而言,人民幣貶值壓力實不低,當中至少涉兩個不利因素。
一是美國將進加息周期。外界雖料美國加息步伐未必快,惟隨著美息逐步上升,加息效應不斷迭加,加上歐央量寬期限將由明年9月,延長至2017年3月,美元明年勢續(xù)呈強,其他非美元貨幣包括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自難消。
二是內地經濟續(xù)放緩。過去市場看好人民幣前景,主因之一是押注中國經濟前景秀麗,惟現時內地經濟正續(xù)放緩,今年經濟增長能否保7%固難料,外界更憂中央縱把明年增長目標降至6.5%,達標亦恐非易事,作為中國經濟信心指標的人民幣,貶值預期亦難散。
緊盯高息產品 換馬要知風險
此對本港小投資者實是壞消息,皆因自2005年內地匯改后,長時間處單邊升值狀態(tài)的人民幣,成歷來罕見的絕佳投資工具,除每年“有升有息”,投資風險 更接近零,港人幾乎不用動腦筋,便可坐享不俗回報。惟隨著人民幣匯率機制步向市場化,匯價雙向波動加劇,復遭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斷增加,此投資良機恐已一去難 返。
投資者要在新形勢下力保不失,就必須多動腦筋,此可多留意較高息的人民幣產品,如最新一期人民幣國債息率便達3.45厘的新高,不少銀行亦會在季結或長假前以較高息搶人民幣存款,紓資金緊張。若投資者能博取較高利息,可助抵銷人民幣貶值的沖擊。
且在人民幣投資掀熱潮前,不少投資者已有投資其他外匯的經驗,可考慮將手上人民幣換馬成其他貨幣,追逐更高回報。惟美國與全球貨幣政策日益背馳,明年環(huán)球匯市恐波動,要重投匯市逐浪的投資者,要有承受更高風險的心理準備。(文章來源: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