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泳者”現形
當然,金利科技是極端個案。“個人看來,金利科技還是在自身行業內做的并購,對公司還是有幫助的,但標的公司對大客戶的依賴比較強,由于主要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最終導致了這種局面。”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分析。
部分上市公司并購項目業績對賭及履約情況:

在A股市場的并購案中,通過業績承諾獲得高估值的案例幾成常態。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7家公司發布關于業績補償的公告,而同期有相關業績承諾的公司合計有113家,未完成業績承諾的公司量占32.7%,即每三家進行收購活動的上市公司中,就有一家收購的標的公司在2013年度未能完成業績指標,該比例可謂相當高。
如瑞凌股份,公司2011年通過增資方式獲得珠海固得的控股權,原股東方承諾珠海固得2011年至2013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50萬元、1000萬元和1300萬元,但實際凈利潤分別為454.81萬元,-306.55萬元和-324萬元,相差甚遠。
另如中利科技,公司實際控制人注入的光伏資產承諾2013年盈利至少達3.66億元,但最終凈利潤為2.6億元。
市場關注度較大的是大連重工。2011年,大連重工向起重集團發行2.15億股股份,購買后者擁有的裝備制造業經營性資產和負債。起重集團當時承諾,2011年—2013年,標的資產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70億元、8.40億元和8.81億元,而實際凈利潤分別為8.02億元、4.44億元和3.81億元,合計16.27億元,較累積預測凈利潤數少了8.6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