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大量信貸資源沉淀在高負債企業特別是“僵尸企業”,錢拿不回來;一邊是大把資金“攥在手里”卻找不到好去處,錢投不出去。
——記者近日在北京、浙江、遼寧等多地采訪發現,當前銀行普遍面臨“差項目難去,好項目難尋”的困境和尷尬。個別銀行位于三四線城市的支行甚至已經開始拖欠員工工資。
焦慮——信貸投放進退兩難
采訪某股份制銀行信貸員小張的時候,他正在打電話。先是用“連哄帶嚇”的語氣向一位企業負責人催收逾期貸款,然后又以干凈利索的口吻拒絕了一家企業的貸款申請。
“實在收不回的貸款成了壞賬,新的貸款又不敢隨便放,業務很難做。”他告訴記者,每到新一期逾期數據下發時就非常緊張,又不敢輕易開展新項目,現在自己的收入還不到前幾年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信貸員糾結的背后,是當前銀行業普遍面臨“兩難”。
“銀行人進入了一個 焦慮時刻 。”平安銀行行長邵平直言,原來風險較小的國企債務、地方政府擔保的信用債也開始爆發風險,新增資產缺乏“安全區”,銀行正腹背受敵。
而從去產能去杠桿的角度看,國有大行比股份行任務更艱巨,因為后者積壓了更多國有企業債務。
“我們這幾年不斷縮減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投放,但目前到了瓶頸期,剩下的大型國企很難退出。”某國有大行遼寧省分行信貸與投放管理部負責人說,盡管知道企業負債率已經非常高了,盈利情況也較差,但仍讓其“借新還舊”來維持。
他坦言,銀行不愿意退,實際上是不知道往哪里進。
“現在項目儲備根本跟不上,新興產業比如醫療、科技企業等,一戶也就貸幾千萬,對銀行業績貢獻比較小,而且都是輕資產,沒什么抵押,風險還高。”這位負責人表示,退出鋼鐵、煤炭等大企業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置換后,銀行出現的“大窟窿”短期很難補上。
困境——利潤增長壓力重重
進退兩難之中,銀行風險持續上升,利潤增長壓力重重。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已超過兩萬億元,不良率首次破2,達到2.15%。比年初新增2800多億元。
與之相對應的,是壞賬損失不斷消耗銀行利潤。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2.8%。機構普遍預測,在二季度規模增速和息差同步下行以及資產質量壓力尚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整個上半年銀行凈利潤增速還將下降。
專家表示,去杠桿、去產能勢必帶來一定金融風險和穩增長壓力,這是短期調整必須付出的成本。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重重壓力下,金融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近期債券市場接連出現違約事件,明顯放大了信用風險,市場投資者大量拋售債券,變得越來越謹慎,債券發行難度越來越大。”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李碩表示,這更加加重了企業對銀行融資的依賴,阻礙了企業去杠桿的順利推進。
銀行一致反映,目前最重要的是守住不出風險的底線。因此,出于有無政府信用托底的風險考慮,銀行特別是東北和中西部地區銀行大多去掉了民營企業貸款,甚至包括一些經營情況不錯的民營企業,而將資金集中到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央企。
“經濟下行壓力下,金融機構將資源分配給安全度相對較高的領域和部門,甚至一些僵尸企業,看似不合理,卻符合金融邏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從宏觀看,不同類型企業杠桿率分化加重,顯然不利于實體經濟增長,還會加大金融風險。
突圍:“苦日子”倒逼銀行改革
“當前,中國銀行業面臨自2004年國有銀行改制上市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并且這種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銀行業需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苦練內功,迎接漫長嚴冬的考驗。”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近日用這樣一段話為銀行敲響了警鐘。
一位股份行人士苦笑著說,現在的苦日子,是在還歷史的欠賬。
事實上,產能過剩和企業杠桿率高企,與過去幾年銀行高歌猛進、急速擴張信貸規模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如果說銀行本質上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那么我們過去是否在風險管理上出現了理念上的偏差。”邵平說,摒棄短視的激進,回歸到長遠的理性,才是商業銀行的經營之道。
記者在調研中看到,在北京、上海以及浙江、江蘇、深圳等東部沿海發達省市,金融機構已經在通過調整業務結構應對新挑戰。
“過剩產能行業能退出的基本都退出了,公司業務還是不太好,但個貸增長普遍突飛猛進。”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訴記者,上半年各家銀行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均予以傾斜,房貸利率優惠幅度也非常大。
加大個人業務的同時,銀行改變傳統以信貸為主的經營模式,為客戶提供投行類、產業基金、投貸聯動等更為豐富的產品和更綜合的服務,已是大勢所趨。“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浙商銀行杭州分行市場拓展部三部總經理洪君說,在去杠桿過程中,銀行要和企業同舟共濟,考核上可對風險容忍度進行一些調整。在加杠桿上,則謹慎選擇,對客戶在高端制造、化工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板塊的合理布局,應積極支持。
“核心還是圍繞優質企業,提高經營風險的能力和服務企業的水平。”興業銀行沈陽分行行長蔡斌介紹說,該分行上半年完成了幾單民營企業并購業務,為企業提供了評估、交易服務以及并購貸款,盡管業務難度加大了,但客戶認同度比原來更高,利潤提升了。
“既然不可能 躺著賺錢 ,那就站起來,看誰跑得快,跑得穩。”蔡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