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希望各行報上來的數據,能體現營改增以來的實施效果,但從我們行反映的數據看,并沒有明顯減少。”銀行業實施營改增已兩月余,一家大行計劃財務科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且多家銀行計財人士反映,所在的機構在新稅制施行以來,稅負不降反增。有銀行因以上因素,僅票據業務的利潤就減少了1.1億元。
也有銀行機構人士認為,因為營改增剛開始實施,各家都在摸索階段,沒有規律可循。很多數據不能客觀反映,所以現在判定是否有增有減,還為時尚早。
整體稅負或呈上升之勢
“從我們實際情況看,營改增后,銀行業絕對是大幅度增稅的,票據業務首當其沖。”某股份制銀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票據買入返售、轉貼現這兩項業務,基本不涉及稅費變化,但是對直貼業務影響很大。這是因為,一方面,36號文規定金融服務業統一適用6%的稅率,稅率較原來營業稅5%有所提升。更為關鍵的是,營改增后,營業稅從以前按持有期間的差額征稅(即貼現開始,到賣出為止),變為自買入起,到票面到期為止的全額納稅。另外在投資端,資產管理計劃收益權交易亦要征稅。
“兩塊相加,對我們利潤影響直接。”前述人士表示,他所在的機構,新稅制推行兩月以來,單票據業務利潤就因此減少了1.1億,約占票據利潤7.3%。而票據業務利潤則占全行利潤約五分之一。
目前,營改增新稅制的計稅方式是按照消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繳納。
消項稅是金融的貸款利息,收入等稅收,而進項稅是銀行成本的稅收,包括房租,物業,人力等。 由于金融服務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不多,只包括購進的部分服務、企業客戶和金融同業支付的各類手續費或類手續費性質的費用,以及符合規定的不動產等。而作為銀行利潤主要來源的貸款業務,由于貸款利息支出不可進項抵扣,導致貸款服務利息收入實際上相當于按照全額征稅。
“從成本角度講,按道理,5月1號到12月份物業房租可以實施扣減,但可能1月份全年租金已經交完了,造成后幾個月原本可以扣減的稅收不能扣減。另一方面,銀行收入尚未重新定價,目前價格并沒有包含稅,這相當于銀行的利潤又被‘吞’了一塊。”一大行計劃財務科人士稱。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認為,盡管有進項稅可做抵扣,銀行業的整體稅負仍將有大幅上升之勢。這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稅基拓寬,征稅業務范圍變廣,以往營業稅的免稅范圍變窄;二是稅率提升,由營業稅時代的5%提升到增值稅的6%;三是稅種變化,從地方稅變為國稅,稅收征管的“彈性”可能降低。其中,前兩點對稅負提升的影響最為直觀;而根據實際調研,對銀行業稅負影響最大的是第三點。
其稅負大幅上升的邏輯是,一方面,貸款業務的定義范圍大幅擴大。各種占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信用卡透支,以及融資性售后回租、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均需按照貸款服務以利息收入的全額繳納增值稅。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同業往來業務免稅范圍則大幅縮小。
民生宏觀分析師朱振鑫此前也做過測算,“營改增”后,16 家上市銀行總稅負增加,總稅負增加額占凈利潤總和的比例為 0.82%。 且內部分化明顯,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稅收增加較大,比如交通銀行稅收增加額占了其凈利潤的比例的3.94%。股份制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與寧波銀行稅收也有所增加;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8家銀行稅收減少,其中南京銀行減稅額占其凈利潤比例高達8.9%。變動分化主要是各商業銀行業務構成占比不一,使得進項可抵扣的額度相差較大。
企業客戶經營成本下降1652萬
一家股份行北京某支行人士認為,因剛開始實施,很多實施細則都沒有明確規定。比如對于進項稅能否抵扣等,各行基本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當碰到這些模糊之處,銀行一方面會和當地稅務局聯系,同時還和分行溝通,看相關稅項能否抵扣。“有的業務,分行認為可以抵扣的,我們和稅務溝通后,就沒有抵扣。以北京為例, 對于網點租金,不同城區的稅務局抵扣標準也并不統一,而銀行基本施行的是高標準,這導致營改增之后,銀行業整體稅負水平并沒下降。
國家施行營改增的目的,是根本解決營業稅稅制下大量重復征稅問題而降低企業稅賦。這一點,從銀行角度觀之,則顯成效。銀行為企業客戶開的發票,可以直接扣減企業經營成本。
以興業銀行為例,“營改增”的兩月間,興業銀行累計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664份,銷項開票金額1.42億元,相關企業客戶享受到的進項抵扣金額達1652萬元。可見,其經營成本降低,直接享受到了稅改政策紅利。興業銀行計劃財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營改增”準備工作不僅涉及組織架構變革、供應商梳理、相關業務流程再造、會計管理變更、合同文本修訂、人員培訓以及設備采購等一般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還面臨著極其復雜而大量的IT系統改造工作。興業銀行從2014年第四季度起就啟動了“營改增”準備工作,集中大量資源,推進各個關聯系統的聯調聯試,于2016年5月1日前全面完成20多個生產系統和專業系統的改造準備。
不過,市場人士亦有后續金融業將負擔轉嫁給實體經濟的擔心。
對此,多位銀行人士表示,后續不排除提高資金價格,把稅收加進去的可能。畢竟,過去五年,銀行業利潤增速已從2011年的36.34%銳減到2015年的2.43%,呈現斷崖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