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發生在2015年6月份的股災,造成過千股跌停、千股停牌,讓A股牛市前景黯淡,也完全把金融監管“各管一段”的弊端暴露無遺。隨之而來的有關金融監管如何更有效的大討論延續至今,建議金融混業監管或更高級別統一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如何改革才能確保更有效監管以平衡風險與發展的天秤?金融界網站匯集有識者建設性意見,為改革建言獻策。
東方證券(行情600958,買入)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目前以金融機構類型來劃分的傳統金融監管體系,在金融創新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很容易出現監管真空地帶。金融監管亟待由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
邵宇指出,傳統金融監管體系按照現有金融機構的類型劃分的,證券市場的監管就是證監會,保險市場就是保監會,銀行市場就是銀監會。也就是說,傳統金融監管只能管到某個機構的行為。
但是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現在金融領域的形勢發生了變化,金融機構會開發不同的產品,這些產品會在各個金融市場上進行銷售和交易,而不再受機構類型的約束。它們會來到股票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銀行間市場、債市,甚至是海外市場,由此,金融正在呈現出混業經營的趨勢。“目前已經很難確認一家券商是只做證券交易業務,還是做類銀行的業務。”邵宇指出,創新金融產品很容易突破現有的監管格局。
在金融混業經營和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的趨勢下,老的監管體系就會出現很多真空地帶。因為有一些金融產品是跨區域、跨領域、跨市場的,很難找到某一個金融監管機構來進行監管。“就像在去年股災中,一些高杠桿的產品出現了,但是能不能確定應該由哪個監管部門來監管,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因此,邵宇表示,目前的金融監管體系應該由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轉變。功能監管將金融市場或金融機構不同的功能作為金融監管的對象,以此為基礎來進行金融機構的設置。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劃分是根據不同金融活動的功能,至于具備這一功能的金融產品是由哪種金融機構提供的,不會產生影響。
邵宇表示,在這種架構設置下,金融機構進行的業務活動以及其功能才是監管機構所關注的重點,體現了金融體系的市場功能。這樣,所有的產品都能處于監管雷達的監測之下,監管體系能夠跨區域、跨產品、跨機構進行全方位的審視和監察。
在金融監管體系改革方案上,邵宇指出,金融改革的一種方案是,建立一個最高層級的金融穩定小組,由最高領導人牽頭來進行頂層設計和協調,把現有的一行三會納入這個小組下邊。最高金融穩定小組就起到一個協調機制,把之前沒有處理好的各部門之間的糾葛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來進行討論協調、討論和決策,一行三會負責具體執行。“有一個高層的決策機制,執行就會變得比較有力。”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把目前的央行升級,即采用美國模式。提高央行的金融風險承擔能力,把保監會、證監會、銀監會歸屬到央行下邊,作為央行的從屬部門。
邵宇認為,第一種方案可行性更大一些,因為這樣不用去做大規模的人事、制度上的調整,操作起來比較容易。
對于金融改革方案的落地,邵宇表示,目前相關部委應該都在做方案,今年將要金融工作會議,在這個會議上應該就會決策出來究竟應采用哪一種金融監管架構,以及相應的安排。但是這樣的架構落地還需要時間,可能會到年底之前才全負荷的開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