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12月1日報道,北京空氣中的PM2.5濃度持續居高不下。至12月1日上午,北京重污染持續5天,重污染橙色預警逾40小時,經歷了今年最嚴重的污染過程。當日11時50分,北京市氣象臺升級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當天下午到夜間,北京大部分地區將出現濃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于200米。30日晚,多個監測站PM2.5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峰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
12月1日早6時,北京依然淹沒在一片灰蒙蒙之中,室外空氣有明顯的嗆鼻味道。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空氣實時狀況圖上,一片紫紅色,全城陷入重度、嚴重污染,京西南監測站PM2.5濃度達796微克/立方米。不少建筑物在霧霾之中“消失不見”,以至于有網友調侃“能發射的都發射了”。
網友戲稱:恭喜中央電視塔發射成功。 @im王天琪 圖 這輪霧霾來得有點突然。11月下旬多日雨雪后,北京擴散條件有利,至26日空氣質量仍維持優良。但一夜過后,城區PM2.5濃度飆升7倍,27日上午8時,濃度為198微克/立方米,全城陷入重度污染。當天,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29日上午10時,升級為今年首個橙色預警。北京市教委要求全市小學、幼兒園停止戶外活動,中學停止室外體育課。
12月1日晚,乘客們戴著口罩在北京地鐵朝陽門站外等候進站。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30日,霧霾持續加重。午后,中心城區PM2.5維持500微克/立方米的高污染濃度,當晚南部部分站點出現超過900微克/立方米的極端峰值污染濃度。
為何本次污染如此嚴重?極端氣象條件、燃煤、機動車排放、區域傳輸是罪魁禍首。
據北京市環保局稱,2015年是有歷史統計以來的最強厄爾尼諾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11月中國華北遭遇多次強降雪天氣,降雪消融導致地面濕度接近飽和,溫度降低,中層大氣同期存在顯著回暖情況,導致華北地區大范圍處于高濕度、低風速、強逆溫的極端不利氣象條件。12月1日,北京霧霾嚴重,市區道路上能見度低,車輛都減速慢行。
北京市環保局表示,進入采暖季后,燃煤、機動車污染排放等明顯增加;京津冀、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均出現重污染,污染物在區域內積累,互相傳輸影響。
根據預報,12月2日凌晨,受強冷空氣影響,空氣質量將轉好。日前,北京已啟動大氣污染專項執法季夜查行動,專項查處夜間擅自停用環保設施等違法行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