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受證監會調查三大券商等消息的影響,滬深兩市昨天出現了久違的放量大跌。滬指重挫200點,收跌5.48%,創下了3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是誰在3600點位置再度壓倒了市場脆弱的神經?脆弱一天之后,市場還能堅強起來嗎?
周五早盤,受證監會調查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買入)、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買入)及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被叫停等消息的影響,滬深兩市低開,券商股弱勢。午間,外媒報道證監會正在調查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買入)的消息引發市場憂慮情緒進一步加深。午后開盤,券商股跌幅加大,滬指則迅速走低。兩市隨即出現板塊全線下跌,指數加速下挫的局面,滬指連續跌破3600點、3500點整數關口,盤中最低見到3412點。截至收盤,滬指報3436點,大跌近200點,跌幅5.48%,創下8月24號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創業板指跌幅都超過了6%。如此的跳水走勢,投資者們已經有些日子沒有見到了,連同晚間發布公告證實被查的海通證券,本輪反彈以來“高舉大旗”的券商板塊倒下成了現實版大跌導火索。
華夏基金策略分析師周桓分析稱,一方面,一些行業板塊中的個股漲幅過大。另外一方面,打新股資金從市場撤離,還有收益權互換的清理,都是這次下跌的導火索。
從板塊方面看,券商股不用說了,再現跌停潮。共有中信證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買入)、方正證券(行情601901,買入)等12只券商股跌停。跌幅最小的東北證券(行情000686,買入)下跌幅度也達到6.99%。其他像軍工、充電樁、地熱能、電商、3D打印等前期熱門的題材概念股昨天都出現了大跌局面。盡管兩市沒有出現千股跌停的現象,但指數的跌幅已經充分說明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周桓認為,從行業板塊上來看,銀行股下跌幅度略低。食品、飲料、家電等傳統行業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撐,下降幅度較小,而前期漲幅比較大的行業下跌比較大。
誰是壓倒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不好分辨。融資保證金從50%提高到了100%,都說影響不大;取消了券商每天自營凈買入的臨時性措施,也說影響有限;禁止了券商通過場外衍生品給客戶融資,也就是所謂的嚴加規范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單方面看好像也就不過千億規模。但是,當這1、2、3加在一起呢?太平洋(行情601099,買入)證券分析師季曉雋表示,3600點年線位置久攻不破之下,拖累市場預期的因素遠不止這一二三。
季曉雋認為,非常直接的一個因素是新股的抽簽。仍然要采取預交款,30號、1號、2號就要開始新股抽簽,導致很多機構、個人需要今天賣出。稍遠一些來講,十二月加息應該是個大概率,在心理層面上是有影響的。同時,從資金面和其他面來看,資金最近持續流出很多,而且不是一天兩天了。從成交量來看,往往都是表現出上升都是縮量,下降都是放量,反映主題資金在年線的上方大多數采用逢高派發,顯得心態不穩定和動搖。
新股、美聯儲加息、年線到半年線區間的拋壓、甚至是政策層面繼續嚴加規范配資等違規行為的決心,似乎在一個大跌之后,并不針對指數的中性消息也會分分鐘變成大利空。這說明了什么呢?也許只是說明了樂觀主義投資者關于牛市持續、慢牛行情開啟的觀點真的有點樂觀了。季曉雋認為,市場到底持續反彈還是就此向下尋底,下周一、以及下周一周的行情最為關鍵。
季曉雋指出,星期一的走勢比較關鍵。因為這個區間,這個月的月線能不能收陽,如果能夠收陽,哪怕只是收一點,后面的走勢還是有些希望。如果不能收陽,危險就更大了。從5千多點一路下跌,如果一旦放量出現,跌幅達到,5點幾把所有的均線殺穿,往往都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