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記者從平頂山市金融局獲悉,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該市金融系統積極作為,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意圖,聚焦市場主體,創新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投放,貸款余額、新增量和同比增幅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截至2020年底,該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46.45億元,居全省第4位;比年初新增276.12億元,同比多增92.38億元,余額同比增速為13.34%,高于去年同期2.82個百分點,達到近5年來該市貸款投放同比增幅最好水平。
主辦行工作機制創新推進。以企業基本戶開立銀行為主辦銀行,探索建立了主辦銀行工作機制,引導主辦銀行為企業融資進行“一對一”幫扶,建立穩定共贏的中長期銀企合作關系。截至12月末,已實現金融機構對全市1248家主辦行企業對接服務全覆蓋,授信余額達274.66億元,貸款投放余額225.67億元,新增投放額23.77億元。
“861暖春”行動深入開展。堅持把“861暖春”行動納入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行動計劃統籌推進,鼓勵引導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先進制造、禽畜養殖、食宿餐館、交通運輸等“八大領域”企業積極申請注冊,同時協調金融機構主動對接注冊企業,向企業提供暖心的融資服務。截至2020年末,在平頂山市發改委系統平臺已注冊企業921家,獲得貸款的企業數量127家,貸款額57.29億元。
政銀企對接活動扎實有效。2020年2月24日,平頂山市在全省首創了由“面對面”到“屏對屏”的集中網上銀企對接模式,全市15家行(社)與377家企業實現了網上對接簽約,額度達160.06億元。當年10月30日,又組織由全市金融機構和納稅百強企業參加的集中銀企對接簽約活動,對接金額162.07億元,其中現場授信簽約額92.39億元。
市場普惠特別幫扶精準有力。平頂山市建立了全市特別幫扶市場主體名錄庫,為各層次市場主體提供精準信貸服務。截至2020年末,該市金融支持市場主體特別幫扶行動名錄庫已覆蓋1.5萬個市場主體,其中1.3萬個市場主體獲得貸款支持,累計貸款額701.2億元,有4600個市場主體獲得首貸支持,累計金額100億元,2700個市場主體獲得延期支持,累計金額41.9億元。
盡職免責機制建立運用。平頂山市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銀保監局關于提高普惠小微不良貸款容忍度的政策要求,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和精準扶貧貸款不良率高于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3 個百分點(含)以內的,不作為監管評級的扣分因素。截至2020年末,駐平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均已制定完善盡職免責辦法,共對500余人次進行了盡職免責。
減息讓利等政策落實到位。平頂山市金融系統認真落實延期還本付息、續貸、展期、降息減費等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20年末,該市民營和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余額71.07億元,信用貸款余額47.72億元;減免融資企業各類手續80多項,費用1312萬元;當年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7.18%,較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下降0.5個百分點的目標任務。
融資風險擔保補償機制逐步完善。平頂山市發揮財政資金的積極作用,逐步完善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截至2020年末,該市財政已累計撥付政策性擔保公司風險補償金3840萬元。信貸周轉金規模已追加至1.3億元,累計發放1216筆,支持企業976家,周轉總額134億余元,其中2020年發放278筆,周轉額38億余元。
企業上市培育力度不斷加大。平頂山市加強重點企業上市培育,制定獎補辦法,開辟綠色通道,指導有關企業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基金投資等多種渠道融資近2億元,幫助企業解決權屬登記變更、生產經營和技術難題10余項。目前該市有23家省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19家市級重點上市培育企業、72家市級上市培育企業,已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后備規模和上市梯隊。其中,神馬催化科技上市輔導工作已由河南證監局受理,鐵福來公司也啟動了IPO工作。
金融扶貧工作成效明顯。平頂山市圍繞提高扶貧小額信貸獲貸率和精準扶貧企業貸款帶貧率等工作重點,穩步推進金融扶貧工作。截至2020年底,該市扶貧小額信貸貸款金額總額12.12億元,累計貸款戶數22905戶,累計戶貸率為29.52%,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1.85個百分點;當年新增貸款戶數13945戶,新增戶貸率為17.97%。準扶貧企業貸款已投放6.65億元,帶動貧困戶15917戶脫貧增收,帶貧率位列全省前列。
平頂山市金融局局長呂文卿表示,雖然去年全市金融服務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由于缺乏風險緩釋或補償機制、銀企間信息不對稱、企業能力評價體系不健全、獲貸條件不充足等因素,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的問題依然存在,融資難、融資貴仍是制約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新的一年,全市金融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范市、爭當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戰略定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信貸模式,加大信貸投放,提高服務質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鷹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裴熔熔 通訊員 韓振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