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出臺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勾勒出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對于國家而言,這是打造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同時,這也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出行。那么,《綱要》中有哪些河南元素?河南在全國交通骨架網中占據什么位置?未來我們的交通出行什么樣?3月11日,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新成績: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形
《綱要》明確完善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是“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將達到70萬公里左右。
就河南來看,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27.8萬公里,其中公路27萬公里(高速公路7100公里,農村公路23.2萬公里),鐵路6453公里(高速、城際鐵路1980公里),內河航道1725公里,基本形成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航為動脈,普速鐵路、普通干線公路為骨干,農村公路、內河水運為脈絡的綜合交通網絡。
“總體來看,‘十三五’時期,河南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由‘基本緩解’向‘總體適應’的轉變,區位交通優勢加速向樞紐鏈接優勢轉化。”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璟說。
圍繞構筑大通道、完善大路網、打造大樞紐、帶動大物流,河南省謀劃實施了高速公路“13445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高速公路覆蓋80%以上的鄉鎮,米字形高鐵網大格局基本形成;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連續保持中部“雙第一”,信陽明港機場建成通航,洛陽、南陽機場邁入百萬級機場行列;全省黃河橋達到28座,其中公鐵兩用黃河橋2座、公路黃河橋21座、鐵路黃河橋5座;沙潁河周口至漯河段、淮河淮濱段建成通航,形成沙潁河、淮河兩條河海聯運通道,內河水運“通江達海”,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形,河南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更加彰顯。
下一步,河南省將瞄準國際新坐標、建設全國新支點、打造中原新名片,統籌推進鐵路網拓展、公路網提質、內河水運暢通、樞紐場站提升等工程,加速構建“米+井+人”10條綜合運輸通道,打造“四網”融合的軌道網、均衡高效的公路網、錯位協同的機場集群和通江達海的航道網,力爭提前實現《綱要》規劃目標。
新定位:“6路徑+8樞紐”
《綱要》按照極、組群、組團之間交通聯系強度,布局6條綜合性、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軸,7條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和8條交通通道。
“在‘6軸、7廊、8通道’中,與河南有關的有‘一軸一廊一通道’共6條路徑。”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意說,值得一提的是,《綱要》中的這6條路徑,恰與河南省謀劃的“十四五”時期構建“米+井+人”字形10條綜合運輸通道中的6條不謀而合,這說明河南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同時也印證國家規劃相較地方,具有一致性、戰略性、前瞻性。
具體來說:京津冀—粵港澳主軸涉及兩條路徑,南北縱貫河南,其中路徑1從北京經雄安、商丘等至香港(澳門),與河南省規劃“井”字形通道中的大廣通道基本重合;路徑2從北京經鄭州等到達深圳,相當于河南省“米”字形通道中的京港澳通道。大陸橋走廊涉及的兩條路徑分別途經鄭州和南陽、一條支線經過平頂山和洛陽,相當于河南省“米”字形通道中的新亞歐大陸橋通道、“井”字形通道中的滬陜通道、“人”字形通道中的寧洛通道。二湛通道,從內蒙古二連浩特直通廣東湛江,洛陽、南陽作為重要節點位列其中,相當于我省“井”字形通道中的二廣通道。
“這里說的‘路徑’‘通道’,都是綜合立體交通的概念,意味著覆蓋至少‘公鐵水航’等兩種及以上交通方式,普速、高鐵、高速、干線、航空等水陸空協同并進。”湯意說。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還要建強主樞紐。《綱要》提出建設多層級一體化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細數下來,河南省納入《綱要》的樞紐共有8個,其中鄭州占4個,分別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鐵路樞紐、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此外,洛陽、商丘、南陽列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周口納入全國內河主要港口。
新變化: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根據《綱要》,未來15年,旅客出行需求穩步增長,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不斷增強;貨物運輸需求穩中有升,高價值、小批量、時效強的需求快速攀升。
“這意味著未來我們的日常通勤、自駕出行、快遞物流,都將迎來新的變化。”省設研院綜合規劃研究院院長王振民說,比如《綱要》提出打造“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屆時,享受快速交通服務的人口比重大幅提升,除部分邊遠地區外,市地級行政中心45分鐘上高速鐵路、60分鐘到機場?;緦崿F地級市之間當天可達,中心城區至綜合客運樞紐半小時到達,中心城區綜合客運樞紐之間公共交通轉換時間不超過1小時。
“人享其行”的同時,實現“物優其流”。數據顯示,我國快遞的業務量全球第一,近年來不斷創造出新的快遞“加速度”。《綱要》明確到2035年,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這意味著未來我們下單的快遞將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也對未來交通提出更高要求。”王振民說,這在《綱要》“加強交通運輸人文建設”中也有相關體現:健全老年人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滿足老齡化社會交通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運輸服務人性化、精細化水平。未來,通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功能配置和運輸服務標準規范體系,不同群體出行多樣化、個性化要求將不斷得到滿足。
未來的交通,智慧與綠色兼具。河南省將緊緊圍繞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目標,推動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和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持續推進交通運輸服務由“走得了”轉向“走得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讓群眾不斷看到變化、得到更多實惠。記者 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