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大幅躍升,鄭州都市圈引領帶動全省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2月17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出爐,就此項工作進行部署。
城鎮化水平穩定提升
根據《規劃》,到2025年,河南省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城鎮化率年均增速1.5個百分點左右,5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大幅躍升,鄭州都市圈引領帶動全省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區域中心城市集聚輻射能力持續提升,產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縣域發展基石更加穩固,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到2035年,城鎮化進入成熟期,鄭州都市圈總體發展能級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中原城市群深度一體化發展格局更加穩固,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總體完成,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能級
《規劃》提出,鄭州要聚焦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強化樞紐開放、科技創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功能,加快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國家開放高地、國家人才高地。
用創新培育競爭新優勢,發展壯大數字核心產業,發揮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舉辦地優勢,打造“中原龍子湖”全國雙創名片,推動駐豫單位在鄭落地一批重點項目和重大平臺。
堅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壯大“芯屏網端”全產業鏈,打造世界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促進汽車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提升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品牌優勢,加快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增開一批洲際客運航線,爭取友好國家在鄭設立商貿辦事處、簽證中心。
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機制,吸納、集聚、培養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集聚工程。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強化周邊縣級組團產業支撐,加強與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聯系,打造功能完善的郊區新城。高標準打造城市核心功能板塊,合理疏解一般性制造業、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非核心功能,鼓勵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新城組團轉移。力爭到2025年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
推動鄭州都市圈擴容提質
優化重塑鄭州都市圈“1+8”空間格局。推進鄭州與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濟源加速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一核一副一帶多點”的空間格局。
“一核”即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為引領,以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為支撐,將蘭考納入鄭開同城化進程,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
“一副”即推動洛陽、濟源深度融合。
“一帶”即落實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國家戰略部署,以鄭開科創走廊為主軸、鄭新和鄭焦方向為重要分支,打造以創新為引領的城鎮和產業密集發展帶。
“多點”主要包括新鄉、焦作、平頂山、漯河等新興增長中心。
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
河南省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堅持尊重意愿、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進一步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持續降低鄭州中心城區落戶門檻。完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加強隨遷子女教育保障。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逐步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流入地普惠性學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保障范圍。對隨遷子女和戶籍學生實行混合編班、統一管理、平等對待,提升隨遷子女與戶籍學生教育融合度。
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