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華夏時報》協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會議正式對外發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
這次報告首次發布了全國主城區競爭力報告。報告就重點對地區生產總值在700億元以上的主城區進行跟蹤、評價和研究,并根據綜合競爭力指數對前100位進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2020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主城區中,江蘇、浙江和廣東主城區發展比較充分。江蘇全國百強主城區數量最多,達到18個,浙江和廣東百強主城區分別有11個和10個,上海百強主城區數目也高達8個。而北京只有4個,且全都位列前十強,其他主城區則均未能進入百強之內。相對上海,北京主城區發展略顯不均衡。
其他百強主城區的區域分布是,山東和四川各有7個,湖北、湖南和遼寧各有5個,北京和重慶各有4個,安徽、陜西和天津各有3個,福建和云南各有2個,廣西、河南和新疆各有1個。
2020年全國區(主城)前10位:第1位的是上海浦東新區,第2位是北京海淀區,第3位是北京西城區;其他依次是深圳南山區、北京朝陽區、天津濱海新區、深圳福田區、北京東城區,廣州天河區和上海黃浦區。除了天津濱海新區,前10強其他主城區都屬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鄭州金水區成為河南唯一上榜的主城區,位居榜單46名。
全國百強主城區中,屬于一線城市的百強主城區有20個,屬于新一線城市的有53個,屬于二線、三線城市的百強主城區分別有22個和5個。一線、新一線城市共占據了73個百強主城區,三線城市之只占據5個百強主城區。由此可見,城市等級層次對主城區的發展水平影響尤為顯著。
報告顯示,全國百強主城區GDP合計184785.6億元,占全國18.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合計占全國一般預算收入的6.43%,占全國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12.12%。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合計占全國一般預算支出的5.80%,占全國地方一般預算支出的6.80%。公共財政自給率(公共財政收支比率)為103.9%。
2020年全國主城區競爭力指數排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