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近日新建一批共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我省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40家,進一步提升了我省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實力。
據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省首次組織實施了學科類重點實驗室和企業類重點實驗室分類建設。
此次新建的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中,有學科類重點實驗室23家,企業類重點實驗室12家,普遍創新能力強、研究成果顯著,為我省整合優化科技創新資源,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增添了后備力量。
從整體看,這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凸顯了三大特點▼
強化吸引集聚優秀中青年人才。
重點實驗室是引才聚才的重要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創新平臺聚才用才主體作用,對推動我省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新建的學科類重點實驗室,吸引集聚了一批中科院院士、國家杰青、中原學者等優秀中青年人才擔任實驗室主任。
比如,依托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臧雙全教授擔任。依托河南工業大學建設的“河南省小麥生物加工與營養功能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中原學者黃繼紅教授擔任。
注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圍繞我省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依托我省大中型企業建設企業類重點實驗室,有利于推動企業成為創新主體,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研發轉化和產業化。
比如,依托宏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省科學院建設的“河南省生物基化學品綠色制造重點實驗室”、依托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和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智能充電技術重點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其研究方向填補省內空白,且研發基礎條件較好,集聚或行業帶動效益明顯。
加大對民生領域科技創新支持力度。
對于醫療衛生、生態環境保護等民生領域,更多依靠科技創新提升民生福祉。
比如,依托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建設的“河南省醫用防護用品重點實驗室”、依托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建設的“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依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和河南省云際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建設的“河南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實驗室”等,分別為我省防護服、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創新支撐。(記者 尹江勇 劉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