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面紗初揭。近日,鄭州二砂文創園區首開園區正式開放,這個脫胎于原中國第二砂輪廠舊址的產業園區開門迎客。
因與北京798藝術區類似,都是從舊廠房蛻變為頗具藝術氣息的現代園區,二砂文創園也一向被稱為鄭州798,并備受期待。
不過,這種蛻變并非易事。對于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控股)來說,作為項目的規劃、建設及運營商之一,此次開園更像是一次階段考試,背后是長達7年的耕耘。
從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鴿公司)遷建重組、白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白鴿集團)完成搬遷、園區房產及土地實現過戶,到城市設計方案、文創園策劃設計方案、文物保護利用方案一一確定,再到實施改建、招商入駐,最終才迎來首開區開園,在中原文化新經濟產業發展歷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了解,二砂文創園總投資超120億元,總占地面積約845畝,計劃分四期建設。首開區為一期的一部分,占地100余畝,包含辦公區約8000平方米。一期將于2021年9月建成,全部園區將于2028年6月底前完成建設。
首開區迎17家文創、科創及直播企業,5位非遺大師入駐主樓
10月17日上午,鄭州中國二砂文創園開園儀式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二砂文創園包豪斯建筑內舉行。這意味著,二砂文創園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據悉,首開區占地100余畝,總建面約5.7萬平方米,辦公面積約8000平方米,其余為供市民游園觀賞的景觀面積。
其中,主樓、北配樓、南配樓3棟老建筑尤其值得關注。
作為國家級保護建筑,主樓在改建之后再次投入使用,徐朝興及胡兆雄師徒、姚建萍、仵應汶、陳小甫五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的工作室在此落戶,研究方向分別為龍泉青瓷、青田石雕、蘇繡、水晶雕刻。另外,主樓中還設置有約550平方米的大師特展廳。
“中國的世界級非遺之中,工藝美術門類只有三個,龍泉青瓷是其中之一。徐朝興則是龍泉青瓷的第一位國大師。”鄭州控股相關負責人稱,將世界級非遺門類引進二砂文創園,對增加園區文化底蘊與弘揚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南、北配樓秉承現代建材與舊樓主體相結合的原則,開放平臺、懸挑玻璃盒子、玻璃體環路等與清水紅磚砌體建筑相互呼應,碰撞出別樣的藝術感。“新舊共生,本身就是二砂文創園建設的重要手段。”
除了新建筑形式,二砂文創園的“新”,還體現在新業態為園區注入了新活力。
“二砂文化創意園首開區遵循以‘文化為引領、科技為支撐’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中原文化新經濟產業高地,重點引進網紅經濟產業鏈企業、頭部平臺企業、本地產業資源及商協會。”上述負責人介紹。
目前,首開區共入駐17家企業,包括9家文創企業、3家科創企業、5家視頻直播企業。
文創企業中,既有以影視投資見長的長江文化,也有以大型歌舞演出業務為主的楊麗萍美學館,既有河南省特色文創品牌“豫游紀”,又有已走向世界的河南首家新三板動漫企業——約克動漫。
科創企業則均從省外引進,來自深圳的未來工廠、高巨創新分別以供應鏈服務、無人機制造為主營業務,來自杭州的碼全科技目前已參與到鄭州智慧大腦項目子版塊的搭建中。
視頻直播風頭正盛,以京東全資子公司京喜直播為代表的視頻直播企業入駐二砂文創園,也將助推河南的電商經濟發展、消費業態升級。
7年籌備,二砂文創園實現文物保護與利用“雙贏”
首開區中,除了少部分區域用于辦公,更多的空間被打造成了景觀區。東廣場上的直徑40.2米、高10米的“記憶之環”,象征二砂最為驕傲的工業結晶——砂輪;在包豪斯建筑映襯下的草坪劇場獨具風情;古樹環繞的中央大道風味十足······處處都體現出“保護”、“融合”、“創新”的規劃理念。
事實上,實現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雙贏”,始終貫穿二砂項目的全過程。
2013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確定,保留白鴿廠區建設文化產業創意園并進行規劃調整。同年8月,鄭州控股與鄭州地產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河南國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國創),全面負責和承擔二砂文創園的規劃、建設與運營工作。該項目正式啟動。
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廠區原有企業的搬遷,二是文創園的定位與規劃設計。
據鄭州控股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經多方考察學習后,河南國創就白鴿廠區土地如何退出政府作價入股、土地房產過戶、白鴿集團股權回購、解除債權抵押、兩家企業遷建資金的籌措等問題形成了整體運作實施方案。2015年,白鴿公司和白鴿集團啟動搬遷工作。
與此同時,二砂文創園的設計也在推進。
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城區老工業區改造的實施意見》,為二砂文創園的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即保護工業遺產、合理開發利用、發展文創產業等。
二砂廠區內有著亞洲最大的包豪斯建筑單體,承載著新中國的工業夢想,也是具備唯一性的寶貴歷史文化財富。2019年,國務院將鄭州第二砂輪廠舊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實現合理規劃,河南國創集結了國內外多方專業力量。
2014年,河南國創委托德國羅昂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對二砂項目進行了初步定位和概念性設計;2015年,委托上海建設設計研究院團隊進行城市設計;2017年,委托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邀請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形成二砂文創園策劃方案;2018年,“二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研討會”召開;2019年,多家設計公司參與的產業核心區建筑規劃設計方案提交......
“二砂項目寄托著城市復興的歷史重任,又承載著復興城市的時代擔當”,上述負責人稱,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二砂文創園秉持“保護”“融合”“創新”的規劃理念,保留文物建筑、景觀綠帶、古樹、工業制造機具、煙囪等工業遺存來強化記憶傳承的同時,合理引入新業態重塑產業動能、活化城市生活。
總投資120億元,2028年完成全部園區建設
二砂文創園城市設計總體方案顯示,其設計范圍涵蓋鄭州市中原區華山路西,中原路南,西三環以東,潁河西路以北,并包括三磨所華山路西側地塊及萬達廣場周邊的地鐵站及公交樞紐。
據悉,該園區總占地面積約845畝,計容總建筑面積約9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20億元。核心發展數字文化、創意設計和工藝美術等產業,采取“一帶一路一體兩翼”的規劃結構,打造貫穿東西的產業發展帶(一帶)和城市記憶之路(一路),以及園區中央的“創意設計”產業中心和創新型產業服務平臺(一體)、東部的“河南記憶”文化消費產品研發基地和文化技藝體驗與傳承中心(東翼)、西部的助推“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企業成長壯大的產業發展翼(西翼)。
從項目進度來看,項目計劃分四期建設,核心區歷史遺存三年建成。
其中,一期(含首開區)以主樓、中、小包豪斯及南北配樓為主,二期以大包豪斯及其它文物保護建筑改造為主,分別計劃于2021年9月底、2022年9月底建成。三期聚焦大包豪斯西側廠房改造,打造新傳媒區域總部、大數據與云服務創新中心,計劃2024年6月底建成。四期則以新建用地為主,打造總部基地、公共服務平臺等設施,計劃2028年6月底建成。
“二砂文創園未來的定位是國際化城市文化新地標、國際化時尚藝術體驗地、中原文化新經濟產業高地、中原創新創業與人才孵化基地、鄭州商業先鋒地及鄭州夜經濟新高地”,相關負責人稱,該項目順應創新經濟與消費升級發展趨勢,對工業文化遺存賦予了新的包裝、新的創意,將構建“文創+科創”全鏈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立體產業體系,并成為鄭州“產業新動能、文化新經濟、城市新名片”。(記者 任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