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提出并組織制定的《耕地破壞鑒定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以河南省地方標準的形式發布,該標準將于2020年12月11日起實施。
據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潘元慶介紹,《規范》的制定出臺,標志著我國首個省級耕地破壞鑒定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近年來,河南省始終堅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藏糧于地”這一國家戰略得到有效落實。為規范耕地破壞鑒定工作,依法懲處非法占用、破壞耕地犯罪行為,省自然資源廳組織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等單位依據有關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共同制定了該《規范》,經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審定后正式對外發布。
歷時三年多時間編制的《規范》,科學規范了耕地破壞鑒定工作,為行政監察機關或法院依法高效打擊破壞耕地行為、依法裁判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推動更大范圍內資源統籌優化配置,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奠定了堅實基礎。(記者慎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