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滎陽市組織召開2021年度河南省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推進會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座談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省謀劃了300多項國家文化公園相關項目,其中40項重點項目正加緊推進。
河南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的省份,已被確定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南省將充分發揮這一疊加優勢,集中推出一批文化標志物項目,形成特定的公共文化載體,彰顯中華文化吸引力。
黃河國家博物館,位于鄭州市文化路北段,今年6月將開工建設。“Z”字形的外觀設計,時尚前衛高顏值,頗具網紅“打卡地”潛質,登上該建筑頂端可以一覽黃河風光。汴河遺址公園,則以惠濟橋村為中心,沿線種植柳樹,植入商業項目,再現昔日運河繁榮景象。
作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中的“大塊頭”項目,安陽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目前進展順利,預計今年7月開放。其中的殷墟遺址博物館預計2022年年底建成開館,將全面展示殷墟豐富文化內涵,彌補殷墟現有文物展示區陳展面積不足的短板。
作為國家文化公園的主要承載地,開封、洛陽兩市項目密集。其中,洛陽的牡丹博物館等一批項目即將開工,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已經完成70%的工程進度。開封的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北宋東京城順天門遺址博物館、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啟封故園)二期等國家公園項目也在加緊推進。
按照規劃,河南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主要涉及鄭州、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南陽、駐馬店等7市,主要承擔春秋戰國時期的楚長城、魏長城、趙長城建設保護任務。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葉縣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設計有新穎的長城文化旅游廊道、懸壁滑道、楚風演藝廳、民宿集群等項目,將對長城文化進行生動立體的展示,有助于大眾感知中華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