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新冠肺炎不期而至的特殊之年,“不一般”的第三屆進博會落下帷幕。
從舌尖美味到大件裝備,從組團采購到集中下單,四海賓朋熱情不減,726.2億美元的意向成交額再刷新高。一次次簽約,一陣陣掌聲,讓參展商們驚喜不斷,也讓采購商們收獲滿滿。這個聯通中國與世界的國際大舞臺,讓全球企業打開機遇之門,也讓開放的河南有滿滿的獲得感。
丨河南交易團首批簽下373億元訂單
11月6日,在進博會河南交易團采購需求發布會暨現場簽約會上,河南交易團開啟了掃貨模式:首批集中簽下98個采購合同,總金額373億元。
購物車里,少不了“舌尖上的美味”。河南伊賽牛肉與巴西福萊格食品簽下60億元牛肉進口訂單,單個項目額居全省第一位。伊賽牛肉相關負責人現場說,未來公司將打造國內100萬頭、國際1000萬頭肉牛產業化規模,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真正打造最具價值的國際清真食品產業集團。
此外,巴西的牛羊肉、新西蘭的乳品、歐洲的紅酒、日本北海道的扇貝……這些來自全球的好貨,紛紛被河南進口商收入囊中。
購物車里,也少不了助力“河南制造”的大宗原材料。
現場,河南豐利石化與英國BP石油簽訂了55億元的進口原油采購訂單;風神輪胎與泰國聯益橡膠集團簽訂3.78億元天然橡膠進口訂單;河南江河紙業與巴西金魚漿紙公司簽訂2.1億元木漿進口訂單;蓮花健康與柬埔寨百發集團簽下3240萬元的食品原料采購大單。此外,中原黃金、平煤神馬、萬洋冶煉、濟源鋼鐵、金利金鉛……河南一大批制造企業也紛紛現場登臺簽約。
長長的采購清單,正成為河南消費結構升級的“催化劑”,也彰顯中原區域經濟的澎湃動能。
定制化美妝、電子清潔儀、咖啡機……琳瑯滿目的新消費物種,成為河南一家采購商關注焦點,將最新的科技產品帶回河南。今年進博會,該公司將采購預算提高了50%。
摩納哥德諾海科實驗室是一家保健品制造商,上年度在歐洲市場銷售規模約4億歐元。當天發布會,該公司大中華區營銷總監潘登特意趕來旁聽。潘登說,去年進博會后,公司將深度開拓中國市場列入戰略規劃,“德諾海科實驗室針對眼睛、血糖、輔助睡眠等領域研發的保健品,已是歐洲市場的暢銷品,對河南市場期待已久”。
滿滿的“購物車”,正為河南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作為制造業大省,為了推動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河南企業采購團還盯上了各類硬核技術。
“除了與柬埔寨企業的簽約,我們還正在洽談從歐洲進口一套自動化復合調味湯塊生產線,價值9648萬元。”蓮花健康現場采購負責人稱,生產線投入使用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中國—瑞士產業合作成功的典型,來自河南許昌的電梯生產商西繼迅達也再次出現在進博會現場。該公司董事長劉金忠告訴記者,2011年同世界500強企業瑞士迅達集團合作以來,他們不斷汲取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公司年銷售收入超40億,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中西北部最大的整梯供應商。本屆進博會上,西繼迅達已與荷蘭的設備制造商WEMO公司深入接洽,擬采購該公司先進的門板智能加工設備,助推公司在整梯生產供應上升級。
丨1.5萬人掃貨,河南交易團關注啥?
進博會不僅是展示的窗口,更是交流對話的平臺。
最懂球的機器人、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汽車、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最牽動人心的救命神器……進博會已成為全球新品的首發地、前沿技術的首選地、創新服務的首推地。
作為此次全球采購的主體,洞察市場先機,也是河南交易團此行的目的。
“通過進博會窗口,我們可以窺見一些尚未上市的新品牌、新產品和新技術,并通過全球行業領先企業及消費者的直接互動,為我們新品采購提供方向,甚至可以搶占市場先機。”河南一跨境貿易商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顏值經濟”的崛起催生了新的消費訴求。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歐萊雅、愛茉莉太平洋等頭部企業紛紛推出AI黑科技應用,AR發色魔鏡、家用定制化美妝、AI鏡面肌測儀等。
11月6日簽約會上,鄭州興港投資集團旗下的供應鏈進出口平臺寶聚豐公司,與韓國一家美妝供應商簽署協議,意向采購額超4000萬美元。“這是我們第二次參加進博會,希望借助進博會增加見識,獲得一定商業合作機會,幫助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鄭州寶聚豐副總經理田蓬勃告訴記者,除關注美妝類產品之外,在進博會上也將關注電子零配件領域,進一步拓展上游供應商。
除了簽訂采購訂單,河南兩家上市公司還有更多打算:風神股份關注汽車零配件、精密儀器設備及智能化裝備等方面的國際領先技術和理念,蓮花健康擬將國外優質健康的食品引入國內市場。
此外,國內最大的汽車連接器企業鶴壁天海環球,擬在進博會尋找原材料供應商。河南中大恒源將目光瞄向了美國嘉吉、雀巢等全球知名食品企業,計劃從其發布的新品中發掘研發新方向,窺見“新商機”。
丨河南向全球發布采購需求
進博會是集中配置資源的地方。除了簽下的373億采購訂單,開放的河南也向世界展示了更大的開放誠意。
河南交易團采購需求發布會現場,河南交易團向全球供應商發布了采購需求清單。河南省商務廳廳長、河南交易團副團長馬健表示,將借助進口博覽會平臺,持續深化與中外企業貿易合作,擴大相關產品和服務進口,重點關注四個方面:
增加先進技術裝備進口。將支持省內企業增加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零部件進口,促進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增加農產品、資源性產品進口。將持續擴大優質農產品進口,鼓勵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和重要原材料進口,增加有利于提升農業競爭力的農資、農機等產品進口,推動獲得原油進口資質的企業擴大原油進口。
增加關系民生產品進口。借助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等先行先試優勢,持續創新提升跨境電商、平行汽車進口便利化水平,不斷優化通關流程,多渠道增加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產品進口,提供更加豐富、更為多元的消費選擇,更好地滿足河南乃至全國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積極發展服務貿易進口。加快發展建筑設計、商貿物流、咨詢服務、研發設計、金融保險、環境服務等高端生產性服務進口;有序擴大健康醫療、文化創意、休閑娛樂、教育、旅游等高品質生活性服務進口,豐富優質特色服務供給。
丨參展商變投資商,世界500強搶抓河南機遇
短短一周的進博會已經結束,但它的溢出效應還在持續。
開放的河南,不放過任何一個融入世界經濟的機會。進博會是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平臺,河南敏銳地從中捕獲到與世界500強等頭部企業碰撞的機會。
本屆進博會上,河南在上海召開第十四屆投洽會新聞發布會,并組織了52人的邀商組,向海內外客商發出邀約。目前雀巢、飛利浦中國、艾伯維、通用電氣等均已表達了參會意向;日本不二越、紅牛、林德公司等已與河南深入接洽,有望與河南展開合作。
在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全球食品巨頭美國嘉吉公司系列新品備受河南團關注。嘉吉中國區總裁劉軍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嘉吉公司在全國布局的50個工廠中,有5個在河南,其中4個已經投產,另外一個是在漯河籌建的寵物飼料原料工廠。
“河南是人口大省,本身就是一個消費市場,同時也是一個生產中心,我們在河南生產的糖最遠運到四川、新疆。尤其是面對今年的疫情,河南的消費恢復得很快。我們對河南發展的信心越來越足。”劉軍透露,嘉吉有望在河南布局植物肉產品,正與河南一家食品龍頭企業洽談,未來,人們餐桌上的餃子餡料,可能就有嘉吉生產的植物肉。
河南是裝備制造業大省,在高端制造展區展出的GE、西門子、松下電器等公司在河南都有投資或合作項目。今年8月6日,位于濮陽市的GE亞太低風速生產基地順利竣工投產,為中國量身定制的風電機組正式下線。同時,GE與河南省升級戰略合作并簽署二期投資合作協議,將濮陽打造成輻射亞太地區的陸上風電綜合制造和服務基地。
GE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向偉明表示,希望能夠幫助吸引產業鏈上更多合作伙伴和供應商進駐濮陽,支持河南省打造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濮陽品牌”,撬動更多風電服務類投資。根據協議,雙方將以GE濮陽風電生產基地為依托,助力濮陽形成完備的風電設備制造全產業鏈。
西門子公司與河南有多領域的合作。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華中區總經理韓磊告訴記者,對于工業產業轉型、企業升級改造,西門子可以提供硬件、軟件多種方案,比如在水泥、冶金、鋼鐵行業,西門子和河南開展了多項合作。在裝備制造領域,西門子和鄭煤機也在接觸,并希望利用數字化給鄭煤機帶來活力。
同時,西門子還依托在全球190個國家的布點以及供應鏈優勢,正在幫助中信重工、鄭煤機等河南優秀企業走出去。在教育方面,西門子與河南早已攜手,目前與鄭州大學、開封化工技師學院等,在共建自動化實驗室、培養數字化人才方面進行合作。
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副總裁趙炳弟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去年,松下將首個海外設立實體公司——中國東北亞社設在中國,就是希望能夠與中國本土企業進行對接。“河南不光是人口大省,也是有潛力的經濟大省,雙方合作空間廣闊,松下也希望來河南投資興業。此前,我們與河南相關職能部門已有多次溝通,這次在進博會上,更有了諸多新的共識。”他說。(記者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