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在SDR中權重10.92%,僅次于美元和歐元
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zhí)行董事會做出了人民幣符合“可自由使用”標準的判斷,并決定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道構成SDR貨幣籃子。
IMF總裁拉加德表示,“這是對中國在過去多年來在改革其貨幣和金融體系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認可,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持續(xù)推進和深化將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這又會支持中國和全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
新的SDR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IMF宣布,人民幣在新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將為10.92%,生效以后,美元的權重將為41.73%,歐元在30.93%,日元為8.33%,英鎊8.09%。這意味著,人民幣在SDR中的地位僅次于美元和歐元,優(yōu)于英鎊和日元。
新的權重算法:降低了出口的權重,增加了金融指標的權重
按照舊的算法(2010年),先計算出一個國家前五年在全球(四個國家)出口中的比重和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再給出口和儲備資產(chǎn)兩項分別賦予一定的權重,最后再加權求和就得到該貨幣在SDR中的比重。
以美元為例,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出口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為30.1%,出口賦予的權重是66.8%;美元在儲備資產(chǎn)中的占比是65.9%,儲備資產(chǎn)賦予的權重是33.2%,那么兩項加權求和就可以得到,2010年美元在SDR中的權重是41.9%,即66.8%×30.1%+33.2%×65.9%。
如果按照2010年的算法,中國出口在五個國家中的占比高達20.2%,人民幣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約為1%左右,那么人民幣的權重應該約為13.8%,即66.8%×20.2%+33.2%×1%。IMF公布權重結果之前幾天,有媒體報道人民幣的權重可能是13.8%,推測的依據(jù)應該就是按照舊的算法。
但是IMF在新SDR中修改算法,出口所占權重下降到了50%,金融的權重占比提升到50%,而且金融所涵蓋的指標由原來只有儲備資產(chǎn)占比,擴展到還包括外匯交易量占比和跨境信貸與債券占比三個指標。這樣計算出來的人民幣權重就是10.92%,大約比舊方法下降了3個百分點。
出口權重的下調,我們不是最大的受害者,歐元區(qū)則成了冤大頭。一直以來,歐元區(qū)在整個SDR國家中出口的占比都是最大的,但由于同時受到出口占比下滑和出口權重下調雙重因素的影響,歐元在SDR中的權重下降最多,從之前的37.4%下降到了30.93%。美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借助強大的金融實力,美元在SDR中的權重基本保持穩(wěn)定。
加入SDR后,人民幣會大幅貶值嗎?
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人民幣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和堅挺,就是為了加入SDR,既然目的已經(jīng)達到,就沒必要再繼續(xù)“裝”下去,貶值也就順理成章了。
央行副行長易剛在12月1日的人民幣加入SDR吹風會上表示,不必擔心人民幣入籃后會貶值,人民幣沒有持續(xù)貶值的基礎。這實際上已經(jīng)清晰表達出,人民幣升貶與加入SDR無關,是由其他的基本面因素所決定,官方并不希望看到人民幣持續(xù)貶值。
從經(jīng)濟基本面角度考慮,人民幣確實有貶值的需要。一方面,經(jīng)濟在持續(xù)下行,出口在不斷惡化,匯率的貶值有助于緩和這一狀況。另一方面,在美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非美貨幣紛紛貶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
但在考慮人民幣會不會貶值的問題時,我們永遠不能忽略中國央行的意愿——不希望人民幣持續(xù)貶值。
11月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持續(xù)貶值,一度到達6.46的水位,而且與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價差有所擴大。這似乎表明,央行對人民幣的干預比原來溫和了。
易綱在吹風會上的表態(tài)給出了這一現(xiàn)象的注腳,“今后匯率波動有所擴大是正常的,如果波動超過一定幅度或國際收支異動,央行會果斷適當干預。”
顯然,未來人民幣的波幅繼續(xù)擴大是進一步改革的方向。而近期資本外流情況有所緩和,恐怕是央行減少人民幣干預的主要原因。在外匯儲備連續(xù)5個月下降之后,10月份外匯儲備增加了114億美元至3.53萬億美元;同時,10月份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也結束了負增長,增加了533億元。
我們認為,如果美元繼續(xù)升值的話,人民幣會順勢略微貶值,但2016年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應該會控制在5%以內(nèi),即到201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6.7左右。
加大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是提升人民幣地位的關鍵
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之所以能夠超過英鎊和日元,主要依靠了中國出口的比重較大,而人民幣在金融指標中的地位與日元和英國都還有較大的差距。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管是從規(guī)模,還是從開放程度上看,都遠遠落后SDR中的其他幾個國家。
根據(jù)新興市場資本賬戶開放初期資本市場開放度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股票市場的平均開放度為11%,而中國目前為2%。外國投資者參與途徑有限,參與度較低。
中國的債券市場規(guī)模仍相對較小。雖然中國債券市場存量占GDP比重已經(jīng)達到57%,但是和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較大,比如,美國為240%,日本250%,英國73%,德國80%。
另外,人民幣外匯交易規(guī)模很低,在SDR五國貨幣中,人民幣外匯交易規(guī)模占比才1%左右,而日元外匯交易規(guī)模占比約有15%,差距仍非常明顯。 (本文作者廖宗魁系證券市場周刊宏觀部主任、和訊評論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