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臺織網機轟鳴作響,一張張細密造紙絲網噴薄而出……這是記者近日在安平縣河北鶴煌網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看到的場景。
“原來企業只有4個生產車間,即便設備連軸轉,也不能滿足訂單的供應。”公司副總經理陳叢尚說,2015年,公司整體搬遷到高新區后,通過政府補貼購置了9臺織網機,年生產能力達到60萬平方米以上。近兩年,在政府政策引導下,陸續獲得600萬元補貼資金用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生產能力再次提升,產品也更有市場競爭力。
“為了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對引進先進設備的企業,安平縣委、縣政府會給予企業5%至10%的設備補助,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轉型升級的積極性。”安平縣工信局局長馬占英介紹,近年來,安平縣緊緊圍繞“產業振興、結構調整”這個核心,不斷提升絲網產業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努力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打造了一批具有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絲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
今年,安平縣河北艾林建材有限公司與天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合作后,提升改造絲網設備,優化工藝流程,自主研發不銹鋼窗紗,生產的超清不銹鋼窗紗透光率由原來的65%提高到80%,產品品質實現跨越提升,企業訂單應接不暇。
聚焦特色產業集群,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2020年該縣相繼出臺了《安平縣特色產業振興計劃》《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深入實施特色產業迭代升級“五個一”工程,推動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固鏈,致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先后成立了國家絲網實驗室、河北省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有效整合絲網產業領域的優勢科技創新資源,推動絲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該縣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十八條措施》,深入推進“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積極開展“穩崗暖心”行動,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壁壘,更高效率釋放政策紅利。今年上半年,為企業減稅降費1.23億元,惠及納稅人13605戶次。
去年以來,該縣以安平絲網企業在海外設立的工廠、辦事處、海外倉為基礎,借助中建材易單網、易虎科技等公司合作關系,在海外搭建更多的安平絲網銷售平臺、倉儲平臺和物流渠道,設立絲網云工廠,逐步主導銷售終端。并借助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平臺,改變傳統銷售、物流配送模式,積極探索“互聯網+工業”模式,將信息化技術融入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擴大銷售渠道,促進產值翻番倍增。
目前,該縣絲網產業有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273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全縣科技創新能力由C級躍升為B級,進入全省前45名,絲網產業正由“安平織造”向“安平智造”加速邁進。(記者焦磊)